本报电(记者林子涵)日前,“加强文明对话,促进理解信任”圆桌会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举行。中外专家学者展开交流。嘉宾们认为,加强文明对话、促进理解信任在世界大变局下至关重要。全球文明倡议对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有重大意义。

联合国副秘书长盖·莱德表示,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联合国提倡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2024年,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恰逢其时。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交流互鉴才得以繁荣发展。尊重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利于世界共同应对挑战。”盖·莱德说。

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玛丽亚·费尔南达·埃斯皮诺萨不久前刚刚参观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中外交流的历史遗存与相关展品给她留下深刻印象。“我深深认同,应赓续丝绸之路文明互鉴的精神遗产,以文化对话机制构建跨文明理解桥梁,在文明对话中探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往实践中,世界将找到破解信任赤字的钥匙。”她说,“中国的全球文明倡议有助于各国弥合分歧、重建信任,以文明多样性来构建一个真正包容、和平的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世界大变局之下,人类需要重新认识自己、构建秩序、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不同文明间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对话。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塑造人类文明对话和相互理解的新时代。

“要以文明对话增进互信,通过学术交流、文化互鉴、青年交往等方式,夯实合作的价值观基础。要以创新协同应对挑战,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要以开放包容重塑秩序,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维护多边主义的核心地位。”林尚立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