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可以买,哪些城市还具备升值潜力,想买房的伙伴扫描下方二维码,我会在私域直播里告诉大家!
正文
就在刚刚,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了最新的3月份广州二手房网签数据。
数据,让人惊讶!
3月,广州二手住宅网签突破万套(10866套),突破荣枯线,环比大增73.08%。
那是不是说,广州的楼市“小阳春”,来了呢?
其实,早在2月份,我们就看到广州二手房市场,已经热闹起来了。
2025年1-2月,广州的二手房成交量16460套,悄悄地站上了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也就是自“口罩”放开以来,最高的“春节月”(1-2月)成交量。
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今年1-2月的二手房成交量,还是近7年第二高,仅次于楼市“高烧”时期的2021年。
而对比“口罩”前的2019年同期,更是上涨了36%。
2025年,广州的二手房“小阳春”,已经开始直追2021年。
2025年1-2月,二手住宅成交量:16460套;
2024年1-2月,二手住宅成交量:13308套;
2023年1-2月,二手住宅成交量:10257套;
2022年1-2月,二手住宅成交量:10282套;
2021年1-2月,二手住宅成交量:24786套;
2020年1-2月,二手住宅成交量:9755套;
2019年1-2月,二手住宅成交量:12102套;
来源:广州阳光家缘
一向低调务实的广州二手房市场,暗暗狂欢,如今算是彻底“藏不住了”。
另外,我又查找了一番每周新房网签数据,自春节假期后,我发现广州新房网签量,一直往上冲!
在刚刚过去的3月第三周(3月17日-3月23日),新房网签套数1583套,创了春节后最高单周网签纪录。
新房及二手房同频共振,2025年广州楼市“小阳春”,有点热了。
数据就摆在眼前,为了验证这种“热”是否真实,且可持续。
作为混哥的“小混混”,上周一早起,驱车直奔大广州。
01
第一个关键词,“大盘热,小盘冷”
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在工作日看市场?
因为在大周一工作时间,还特意跑来买房的,一定是购房需求最强烈、且最真实的忠诚买家。
而周末,为了撑人气,售楼部中往往鱼目混珠,掺和着一些“假客户”,你根本无法分辨出现场的最真实的情况。
其次,再说“空间”:
我理解的广州城市“画像”,大概是这样子的:
有高大尚写字楼组成的超级CBD群,也有鱼龙混杂的城中村;
有广府美食代表的陶陶居、莲香楼、点都德……,也有满大街的隆江猪脚饭、沙县小吃等“连锁店”。
有随处可见的千万豪车,也有便捷的“电鸡”以及最高5折优惠的公交地铁。
“良莠不齐”是这座千面城市的DNA。
广州正在尽最大努力,允许一切“人与物”都能同生共存。如果要为这座城市特征归纳为一个词,那一定是“包容”。
在楼市上,也处处体现着这种包容性。
有天价的传统豪宅中心区(天河、海珠、越秀、老荔湾),也有刚需上车的近郊(番禺广场、南站、老黄埔、科学城、芳村等)。
在过去,广州坚定地选择了“东进南拓”的战略,为一众刚需群体能够“上车”,保留了足够的选择空间。
并且,这种“坚持”还将继续持续到2049年。
因此,在空间上,我们选择适合刚需的“番禺(南拓首站)+黄埔(东进首站)”,
以及刚需兼改善的“荔湾”(城市原点),作为此次行走的路线。
在市场里,刚需是最能反映真实住房需求的群体,他们带有最原始的居住需求冲动。
同时,刚需又是脆弱的,对市场动向和价格异常敏感。
因此,楼市真正回暖的风向标,一定是刚需群体的大规模入场。
所以,我们调研的方向是:
——1、工作日;2、广州原点(荔湾)、东进南拓首发区域(黄埔、番禺);3、“刚需”项目。
当我们抵达广州之后,第一感受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热”。
中午时分,体感30°+,即便是傍晚时分,温度仍有30.5
来源:缤纷微天气,3月24日下午
这就是3月份,广州售楼部外的“热”,但是不同的售楼部内,却存在明显“温差”。
没错,我想说广州的新房市场存在巨大的“温差”
先看番禺,
左边这张图(小混混拍摄),摄于番禺广场最繁华地段的路劲美的隽樾府营销中心,我们周一上午看到现场人迹寥寥。
右边这张图(混哥拍摄),摄于番禺广场东边的广州地铁·珑曜上城项目样板间,现场摩肩接踵。
一个是番禺广场核心地段的“小盘”,另一个是番禺广场边缘地段的“大盘”。
他们最明显的特征差异是,“小盘冷,大盘热”。
我们再看荔湾
左边这张图(小混混拍摄),摄于荔湾东沙板块的保利珠江印象营销中心,现场一组客户。
右边这张图(小混混拍摄),摄于荔湾白鹅潭板块的万科理想花地,中午吃饭时间,远远望去,你能看到洽谈区有好几组客户。
以上两个案例,让我们得到一个初步的结论,“小盘冷,大盘热”。
这一冷一热的强烈对比,就是我想说的楼市“温差大”。
但是,小盘也未必“真冷”。
比如番禺路劲美的项目,目前在售1栋楼王,而且偏向110-135平方米改善型产品,其他楼栋仅剩少量余货。
这也是项目“冷”的原因。这种冷,是一种快要清盘的“冷”,余货不多,销售动力弱,看房热度自然不会太高。
荔湾的小盘保利珠江印象,同样如此。
而大盘,荔湾的万科理想花地,黄埔的万科黄埔新城,番禺的广州地铁珑曜上城,都是超大体量项目。
“大”,有大的优势,社区内部“学铁商”三位一体,更重要的是内部配套基本都是重新建造运营,一切设施和服务都是新的。
这满足了“敏感型”刚需群体的所有想象。自然,购房者的看房意愿就变得更加强烈。
体量“大与小”的差异,造成“大盘热,小盘冷”的重要原因之一。
货币不断贬值的背景下,该怎么做家庭房产配置,推荐阅读《》
02
第二个关键词,“烈火烹油”
从新房数据上看,我们发现,广州的刚需明显活跃起来。
CREIS数据显示,2025年1-3月(截至3月23日),广州60平方米以下,60-140平方米面积段的新房成交量,已经远远超过2024年同期。
注意,这是3月份还没结束的数据,实际上,1-3月完整的数据会更为可观。
——60平方米以下:
2025年1-3月(截至3月23日),成交101套,2024年1-3月,成交96套,同比多了5套;
——60-100平方米以下:
2025年1-3月(截至3月23日),成交6211套,2024年1-3月,成交5323套,同比多了888套;
——100-140平方米以下:
2025年1-3月(截至3月23日),成交4714套,2024年1-3月,成交4006套,同比多了708套。
从数据上看,60-100平方米成交量回升幅度最大,恰恰说明了刚需群体对广州的市场信心足够强烈。
其次为100-140平方米,刚改面积段成交量增幅同样惊人。
我们,再看总价段。
2025年1-3月(23日),50万以下,50-100万、100-150万、200-300万总价段成交量,已经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来源:CREIS
而且我们发现,越是总价小,成交量的涨幅就会越大。
50-100万的,同比去年多卖了654套(增幅181%);
200-300万的,同比去年多卖了639套(增幅31%)。
这两个总价段,对应的恰恰是这座城市最为庞大的刚需群体支付范围。
惊人的数字增幅,反映了:
广州刚需正在跑步进场。
另外,高总价产品成交表现也不俗,虽然比不上21-24年,但是成交量还是超过了“口罩”前的2019年同期水平。
500-1000万成交量,超过2019年同期20%;
1000万以上成交量,超过2019年同期83%
再细化到具体项目,全市成交套数TOP5的,除了华润万博悦府之外,其余四大住宅项目全是主打偏刚需产品。
而且,国贸云上、华润万博悦府、越秀·珑悦西关、万科黄埔新城(最新组团),都属于建筑新规产品项目。
而新规产品,实用率动则超过100%,有的直接给你干到130%。新产品力的创新迭代,也就必然带来购买力的集中释放。
购房者用更低的总价,买到比以往更大的房子,拥抱更多的采光,享受更好的配套。
这就是“好房子”的价值兑现,为广州新房市场带来了“小阳春”的放量成交。
换句话说,这一轮广州新房小阳春行情,新规产品是最大的“催化剂”。
货币不断贬值的背景下,该怎么做家庭房产配置,推荐阅读《》
03
最后说几句,
1、“釜底加薪”
现在的广州楼市,不缺“购买力”,但是未来呢?
市场行情能不能持续“火”下去,取决于“购买力”是否可持续释放。
“购买力”,归根结底还是这座城市的“产业吸引力”。
产业的进驻,产品的输出,带来了百姓增收,催生住房消费的原始冲动,叠加宽松的货币效应,最后激活市场活力。
这才是城市“购买力”良性循环的最基本逻辑。
换句话说,产业=购买力,购买力=产业
而目前,广州正在做的,便是疯狂引进总部产业。
总部产业的购买力相比普通制造业而言,会对楼市预期的“放大效应”更加明显。
——2025年2月,《财富》中国500强企业——海康威视广东省总部落户番禺广州大学城智慧谷;
——2025年3月,广州开发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以及稳态免疫健康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共同签署《黄埔未来智慧健康城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5年3月20日,中通快运华南区总部项目签约广州花都;
——2025年3月21日,龙星控股集团在海珠琶洲举行开工奠基仪式,琶洲南区自开展产业招商以来首个总部落地项目。
——l2025年8月(预计),小鹏汽车新总部落户天河正式启用;
曾经的广州,一直都是产业的孵化器,从这座城市,孵化出了微信、网易、唯品会、希音等巨头。
但是,当规模做大之后,他们又会选择离开广州,典型的如网易。
不过,最近的种种迹象显示,一场新的产业迁移,又在重新上演。
不过,这一次,他们似乎选择前往广州。
例如最近,抖音集团、阿里影业,也都选择了“站队”广州,在广州成立了新的公司。
他们的到来,也是象征着一种风向,必然为这座城市带来新的购买力群体,让楼市这把火,能够持续下去。
这才能回应下面四个字:
“止跌回稳”
从去年926之后,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止跌回稳”,这已经成为了地方新的“红线”——楼市,必须稳住。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广州的楼市算是稳住了。
从与销售小姐姐的笑谈中,我们得知有些项目确实还没感到明显的“燥热”,不过对比往年,暖意非常明显。
“暖”,也是一种信号。
广州的市场,更像一锅在烧的水,底部的热从下往上传递。
最底部的,最先感受到热;最顶部的,热传递相对晚一点。
但是,在这种持续“釜底加薪”、烈火烹油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广州的楼市,最快在5-6月就能看到沸腾的水汽。
亚洲第一省会城市,是时候用一轮“量的上涨”,来为这座城市正名了。
哪些城市可以买,哪些城市还具备升值潜力,想买房的伙伴扫描下方二维码,我会在私域直播里告诉大家!
老实做人,踏实写文,不鼓吹,不煽动,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