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兆祥出生于1903年,广东省高要县人。1914年,邓兆祥进入黄埔海军学校第16期学习,经过五年学习之后,他转入吴淞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校、南京海军鱼雷枪炮学校学习,于1922年从南京海军鱼雷枪炮学校毕业。
从南京海军鱼雷枪炮学校毕业之后,邓兆祥进入部队任职,先后担任了见习员、候补员、枪炮副、枪炮正、航海正和副舰长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海军建设经验。1930年,邓兆祥被送到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期间,他学习了鱼雷、航海、信号、枪炮等专业,为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指挥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4年,邓兆祥返回国内,进入国民党海军部队任职,先后担任了副部门长、部门长、副舰长、水鱼雷营营长、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参谋等职务。期间,邓兆祥不仅参与领导了国民党海军的军力建设,而且还积极培养优秀人才,为海军储备后备力量。
另外,在加强海军对外交流学习方面,邓兆祥也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1946年,他率领国民党一批海军人员前往英国交流学习,极大开拓了这些海军人员的视野。1948年,邓兆祥被委以重任,担任了重庆号巡洋舰上校舰长。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重庆号”是国民党海军最大的巡洋舰,国民党能让邓兆祥担任这一职务,足见对他的重视。不过,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邓兆祥也逐渐看清了国民党的丑恶嘴脸,他也意识到不能再为国民党服务。同时,邓兆祥也是个坚定的爱国者,他反对内战,渴望和平,在这种背景下,1949年2月,邓兆祥率领“重庆号”的全体官兵脱离国民党部队,加入了我军。
加入我军后,邓兆祥率部北上,到达东北,担任了安东海军学校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担任了青岛海军快艇学校校长以及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等职务,致力于为我军海军培养优秀人才。期间,邓兆祥认真负责,乐育英才,严谨治学,精心授教,为培养海军优秀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5年授衔时,邓兆祥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授衔之后,邓兆祥又担任了海军青岛基地司令部副参谋长、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以及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等职务,继续为我军海军的各项建设殚精竭虑地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邓兆祥的侄子还专门从国外返回,以探亲的名义策反邓兆祥,被邓兆祥义正言辞地拒绝。1965年,邓兆祥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在1966年开始的那段特殊历史时期中,邓兆祥也受到了冲击,但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党员的铮铮铁骨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造反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81年,邓兆祥晋升为海军副司令员,任职期间,他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在战备执勤、军事训练、护渔护航、抢险救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我军海军现代化与正规化的功臣之一。1983年,80岁的邓兆祥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一名副国级干部,此后他又当选为第七届以及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继续为新时期我军的建设献言献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1998年,邓兆祥因病去世,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