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是真让美国破防了,抄袭都搞出了预警机,还比美军的E-3预警机要更先进。
什么是预警机呢,预警机集空中预警、指挥、控制、通讯和电子战等功能于一身,是空中活动雷达站和空中指挥中心,也被称为现代空战的“大脑中枢”。
现代空战的基本战术思想是:空中预警机发现空中目标,指挥引导已方战斗机进行空战。
在搭载专用雷达的预警机问世前,航母编队的力量主要依靠航母自身和护航战舰的雷达,但其有两个弱点:第一,地球曲率会导致舰载雷达的直线电磁波受到阻碍,对远距离和超低空存在盲区;第二,舰艇速度不足,自身高度有限,直接限制了自身雷达的作用效果。
因此,美国最终发展出了E1和E2系列。根据实战和模拟对抗演习数据显示,空中预警机将舰队的防空效率一举提升15〜30倍,同等数量空战中,预警机能让己方拦截战斗机的击杀效率提升30%〜150%,而自己的攻击机群更是能依靠预警机找到安全路线,被攻击的概率几乎可以降低55%。反之,舰队舰载战斗机数量就要增加一倍才能真正确保安全系数。对空间有限的航母而言,预警机最大程度做到了兵力资源优化。
可以说,没有预警机,战斗机在空中就相当于少了一只眼睛。如果没有预警机,战斗机就看不远,只能单打独斗,战斗力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打仗。
除此之外,美国空军防空专家经计算后认为,美国本土防空如果没有预警机,需要530架截击机;建立空中预警系统后只要200架就足够了,我国幅员辽阔,尽管建立了较完善的地面防空体系,但仅靠地面雷达很难覆盖整个领空,且防空效率低下,因此要建立高效的现代国土防空体系,预警机就必不可少。
但是预警机的技术难度可比战斗机高多了,全世界能够制造预警机的也就中美俄加上以色列和瑞典。
预警机的研制难度堪比建造一座在空中高速移动的 “电子城堡”,涉及雷达、材料、电子战、信息融合等多领域尖端技术的深度整合。首先,雷达系统需要在直径仅十余米的雷达罩内集成数千个微型雷达单元,既要实现 360 度无死角探测,又要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准确区分民航客机与隐身战机,这对雷达波频段选择、抗干扰算法和散热设计提出了苛刻要求。
其次,飞机平台改装需要突破物理极限。预警机需在普通运输机基础上加装数吨重的雷达设备,导致重心偏移、油耗激增,必须通过风洞试验优化气动外形,同时升级供电系统以满足雷达的兆瓦级电力需求。中国空警 - 500 在运 - 9 平台上增重 8 吨后,仍需通过精密配重和结构强化保证飞行稳定性。
我们从朝鲜公开的图片可以看出,朝鲜的预警机是伊尔-76机体改装,和我们的空警2000一样,但是雷达面积看上去要大了不少,雷达阵面越大,那么它的探测性能就越强。这预警机使用的还是有源相控阵雷达。
但美国搞不明白,朝鲜的技术储备从何而来?它的氮化镓组件是哪里造的?射频信号接收器和处理器都是怎么解决?使用伊尔 - 76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 机体老化(服役超 40 年),且未更换发动机,雷达供电和散热问题可能导致持续作战时间不足 4 小时,就不清楚朝鲜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你说俄罗斯技术支援,问题是俄罗斯现在都缺乏预警机技术储备,还只能使用老旧的苏联A50预警机。你看朝鲜公开的预警机内部,有七个工作站和高清显示屏,平台电子化程度很高,这说明了朝鲜都甚至尝试指挥与控制系统集成技术了。
朝鲜现在的军事实力都能够上全球第一梯队了,拥有了高端大型无人机、预警机、远程火箭炮,甚至还有高超音速导弹,朝鲜的军事实力可以说对韩国形成了非对称优势,那么对于稳定半岛局势有着重要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韩国若敢部署萨德,中国不出手,朝鲜也会做出反制行动,那你说现在的美国,敢和朝鲜撕破脸吗?
除此之外,如果朝鲜的预警机具备有限反隐身能力,就可以增强中俄在东北亚的防空体系,那中国就不需要担忧了。
现在的朝鲜就缺少可以镇场子的战斗机了,因为朝鲜现在拥有了预警机作为指挥中枢平台,那么就需要可以出动的士兵啊,朝鲜空军虽然有1000多架战机,由于长期遭受西方的制裁和禁运,朝鲜空军主要有苏-25型强击机、米格-23ML/MLA型战斗机、米格-21/歼-7型战斗机,以及作为航空与反航空军王牌的米格-29型前线战斗机,数量不少,但因为年代久远技术水平严重落伍,真实战斗力并不高。
不知道最后朝鲜是自研四代机还是从国外引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