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缅甸曼德勒一栋倾斜公寓内,一名求生欲强烈的被困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厦门曙光救援队已经不眠不休,连续救援超过30个小时,被困者六次敲击,向救援队员发出回应的信号。
连续30小时不间断救援,余震一停,救援人员又钻进废墟里
当地时间3月31日下午三点多,厦门曙光救援队转战到一处新地点搜救,位于曼德勒的一栋原本7层的公寓楼,在强震中,4层以下楼体垮塌,剩余的楼体向外倾斜约30度。
救援队员进入公寓楼内搜索时,听到有人敲击管道发出的微弱声响,救援队员们立即使用生命探测雷达,对声音传出的方向进行了搜索,仪器显示出了微弱的生命体征。
根据附近群众提供的信息,这名被困者的名字,音译为“尔航”。于是,救援队员又在倾斜的楼体内,展开了新一轮搜索,尝试确定被困者的具体位置。
4月1日早上,救援人员清晰地听到了被困者的回应,“我敲三声你回应我。”“好,你敲了五声,我听见了!坚持住啊,坚持住!hold on!”
救援持续已经超过了30个小时,当地时间4月1日晚上10点左右,救援队仍在确定尔航的具体位置。当地时间17时31分,在救援进行到第27个小时的时候,突然发生了较强的余震,救援不得不暂停。但余震一停,救援人员又一头钻进了废墟里。
装修队长讲述:感谢中国救援队不放弃,坚持营救装修工人
4月1日晚,潇湘晨报记者在救援现场见到了给这栋倾斜公寓楼做装修的“队长”杨先生。
杨先生来自缅甸北部的城市,他带着几名装修工人在这栋公寓楼做装修已经有2个月时间了。
3月28日,正好是当地的拜佛节,装修工人放假休息。地震发生的时候,杨先生在公寓一楼洗澡,杨先生带的7名装修工人在二楼睡午觉,另外还有4名守工地的工人也在二楼。地震后,有7人从公寓里逃出来了,另外5人被困在废墟里。其中,“尔航”是杨先生从其他城市带过来的,另外4人是老板带来的人。
尔航今年18岁,杨先生对他的印象很好,认为他很能吃苦,活也干得很好。正是因为这样,杨先生才把他带过来做装修工。
杨先生介绍,这栋公寓楼属于重新装修,前后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因为老板想赶进度,要他带了几个人过来干活,谁知道,做了两个月,就遇上了地震。
“非常感谢中国救援队,一直在坚持,没有放弃,我们相信中国救援队。”5名工人被困后,杨先生也求救过缅甸当地的救援力量,但没有受到重视,直到中国的曙光救援队过来,才开始救援,并且一直在坚持,不眠不休持续救援已经超过30个小时了。
救援仍在继续,救援队计划从顶楼破拆救人
北京时间4月1日下午18时29分,潇湘晨报记者从正在现场的厦门曙光救援队了解到,该救援队的队员已经在这个点位上连续奋战27个小时了,从10分钟的轮换一班,到5分钟的轮换一班,所有的队员体力都在大量消耗,接近极限。但是,救援队员坚信,生命的希望就在这个地底下,所有队员都紧绷着一根弦,用各种方法缓解疲劳,抓紧时间补充体力,轮番上阵,争取一个好的结果。
北京时间晚上23时许,曙光救援队还在继续,在经历了余震之后,救援队计划从公寓楼的顶部进行破拆,打一个纵向通道,然后从侧面再打一个横向通道。但是因为楼道里面垮塌的情况太复杂,一直还没有这个找到被困人员。现场所有的救援人员还在继续全力救援中。
潇湘晨报记者向帅 曾永红 胡嘉会 缅甸曼德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