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部动画,凭借一只“人狠话不多”的拟人化兔子和极具吸引力的剧情,常年占据各大动漫榜单前列,在人民日报客户端、B站等10余个平台播出,全网吸粉千万,播放量破30亿。
这部动画用幽默诙谐的故事,创新地呈现了历史,饱含朴素的爱国主义,甚至连共青团中央都屡屡下场“催更”。它就是用“笑中带泪”方式创作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下简称“那兔”)系列动画。在粉丝眼里,“那兔用最潮的‘梗’讲述历史,用最炫的‘画’引领时尚,用最‘燃’的情激励青年。”
3月的一个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和《那兔》作者、漫画家林超(笔名“逆光飞行”“麻蛇”),约在了成都玉林的一处社区咖啡店,聊了聊这部“国民动漫”的过往与当下。“非常幸运,自己创作出的作品,可以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引导大家向往光亮,我觉得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按照林超的话来说,他一直是个“中二的人”,梦想是打造一个“属于那兔的宇宙”。“老实说,做我们这一行的,都是比较内敛,大家的热情和才华都在创作中了,也很少这样面对媒体和公众。”
对这位喜欢在夜深人静创作的“宅男”而言,“历史虽然严肃,但作为一名创作者,我的任务首先是要让大家有兴趣、看得进去。如果总是苦哈哈的风格,大家看着也难受。我们希望一边让创作贴近市场,一边做到喜剧性和深刻性的平衡。”
缘起
林超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漫画家,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他对军事也非常感兴趣,是不折不扣的“军迷”。
2011年1月11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5代战机歼-20拖着尾焰腾空而起,在空中轻盈而有力地翱翔,随后丝滑落地。作为“铁杆”军迷的林超见证了歼-20的首飞。回想中国航空工业一路走来的不易,他难掩激动与自豪的心情,决定发挥自己所长,开始创作励志爱国漫画。“歼-20的首飞,是我创作‘那兔’系列故事最早的缘起。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做一部我们自己中国的军事发展史相关的动漫。”
图片来源:《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官方微博
自此,一只头戴五星帽、胸前印有红星的“兔子”在林超笔下诞生了。2011年,《那兔》开始在各大军事论坛连载,2015年衍生出了同名动画。借“兔子”之口,林超讲述了近代以来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重温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的坚韧。
为了讲好历史,除了基本的史实资料外,林超还会带领团队阅读人物传记、口述回忆录等专业资料。“其间我们再添加一些艺术类的加工,再融合网络上流行性的语言和元素,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呈现,大家就更容易接受。我们尽量在喜剧性和深刻性上保持平衡。”
争议
《那兔》新颖的表达方式受到社会主流的高度认同,收获“泼天流量”的同时,也为林超和他的团队带来了荣誉与收入。但也因此惹来一些争议。有人质疑他的创作,甚至还有人偷偷举报。
林超完全无惧质疑。“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爱国宣传可以是严肃的历史政治课,而我的角度则是有趣的‘课外书’,主要任务就是以更加有趣的方式与广大的青少年打成一片。”
林超从来没有想过如何“教育”观众,相反,他从观众身上获得了无数的灵感与力量,他甚至会花大量时间翻看观众对于自己作品的差评。“我白天就在家高强度上网,从微博、小红书、B站等社交平台了解大家感兴趣的梗及对作品的评价,晚上就开始‘肝’创作。”
图片来源:《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官方微博
为了能做到每集都让人发笑又印象深刻,林超在制作中加入了固定的巧妙构思:在片头融入我国天南地北各种方言的欢迎辞,让网友感受到祖国之辽阔,与各省、各民族的同胞一同回忆与纪念;在片尾加入历史事件的真实影像,当动漫照进现实,配上很“燃”的背景音乐,让观众深深共情。
《那兔》每次更新,弹幕都会被“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等令人动容的留言所占据。“我认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可以吸引到更多人参与其中,共同参与正能量价值观的输出。”
“借由《那兔》,我们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了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这让大家在面对当下的困境和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自信,”林超说。
蓄力
随着《那兔》IP的逐渐壮大,国产车企比亚迪、机械制造企业徐工等纷纷邀请“那兔”为自己代言,通过“那兔”传递产品正向价值观,收获更多热度与关注。《那兔》也开启了与更多文创产品的跨界合作。
2021年,为谋得进一步的发展,林超决定从厦门搬到成都,并在此成立了成都雪绒花动漫制作有限公司。“相较于沿海城市,成都独特的生活氛围和创作环境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更好地沉下心来做创作,蓄力,谋划未来。”
“与此同时,成都拥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动漫及电影产业链,很多业内的朋友都选择在这里深耕,这里也聚集了非常多的优质IP,”林超说。
图片来源:《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官方微博
正如林超所言,近年来成都文创市场主体发展迅猛,聚集了可可豆动画、艾尔平方、星阅辰石、墨境天合、西山居、星合互娱、AG电竞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2018年至今,全市规上文创企业从1552家增长到3000余家。
林超的公司就位于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金融大厦,公司内随处可见头戴军帽、胸佩五角星的“那兔”周边。如今,他正一门心思地为把《那兔》搬上大荧幕做准备。“目前整体的剧本框架已基本敲定了,我们正在组建导演、编剧及制作团队,争取2027年《那兔》大电影可以与观众见面。”
“其实,观众是非常精明的。只要你足够真诚,沉下心来改编,剧本扎实,情节动人,观众一眼就看得出来。”林超分享道,“市场上,像我们这样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精品其实是非常稀缺的。如果只是单纯的艺术创作,压力会小得多,但如何真正做到‘叫好又叫座’,才是每一个动漫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但我们这个行业有太多的人孤芳自赏,离真正的市场太遥远了。”
当聊到最近《哪吒2》爆火给行业带来的巨大关注度时,林超表示,“的确,《哪吒2》的爆火让越来越多北上广深的投资人将目光投向了成都,也有很多人找了过来。目前我们希望的是更加深度、精细化的合作模式,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合作。”
谈及未来,林超表示,“下一个10年,《那兔》肯定会继续做下去,也会更加贴近市场,我们将继续用这只兔子讲述中国人看得懂的故事,同时将这个中国动漫的IP带到海外市场,打造一个属于那兔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