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英国撒切尔夫人对于苏联的评价——根本不遵守规则的国家,这句话当然不完全准确,事实是苏联会选择性地遵守规则,因为苏联产生之初就梦想就是打破西方国家制定的规则,而且要颠覆和取代它们制定新规则,因而事实上表现为不遵守规则的刺头,源自思想上理想主义的激进,又延伸行动出行动上的极端。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是一个人达到自洽的状态,排除扭曲人格,苏联也是知行合一,却是行动激进满足激进思想的合一,事实是苏联的理想并非在现实世界逐渐验证得来,而是源自脱离现实的愿望,苏联恰恰就是思想上过于理想主义,行动上又积极付诸于实践,企图弥补理想和现实的巨大鸿沟,结果就是一场失败的大型社会试验。



苏联有着有史以来最伟大理想——人与人的完全平等,既体现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乌托邦,也与受墨家主张所污染的大同社会相似,可看作是直达天际的大厦,不但在所有活着的人一生都遥不可及,即使在人类毁灭时也难以达成,人与人差异客观存在,生物基因决定人与人天生不同,哪怕所有人共享同一克隆基因也会发生突变,经验也会塑造人的不同,除非机器人取代人类构建世界才能人人完全平等,而且只能是不会演化出智能的低端机器人。

但这种理想主义却成为苏联建国的基础,类似基督教里救世主预言般引领苏联的国家行动,既在信仰上支撑着苏联改造社会,同时也使苏联越发脱离现实世界,如同一神教即使知道宇宙是物理世界,不存在超越一切的唯一真神,却仍然痴迷于一神教,即使存在神也极大可能存在两个甚至多个神,但一神教信徒非但世界数量最多而且坚定,引导着无数人的现实生活,同样是理想认知塑造现实。

为着达成理想,苏联采取消灭敌人的极端行动,大清洗运动中处死60-80万人,大饥荒时饿死600-800万人,当时总人口不过1.6亿,也就是消灭掉5%左右人口,很多是知识精英的富农和干部,在行动上从思想宣传改为行动逼迫,硬是在国民内部分化出敌人处死,其后也持续监控人民,识别并消灭可能的敌人于萌芽时,理想终于造就越来越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人人皆可感受到理想的缥缈虚无和现实的贫困,苏联终因理想和现实的巨大扭曲崩溃。

还有个理想主义的欧洲,追求社会平等上比苏联的理想主义更加现实,行动上也不再是付诸暴力甚至消灭敌人,而是用争取选票的温和方式,用国家财政补贴促进社会平等,因而行动不再走向极端,存活周期已经比苏联长,是更具生命力的证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