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31日上午7时48分,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首批15名队员携带雷达生命探测仪、照明无人机、个人防护装备、医疗急救品、破拆工具等城市地震救援装备物资,抵达缅甸曼德勒市驻地,完成安营扎寨后,顾不上休息,便克服高温挑战,争分夺秒地投入展开破拆搜救、护理转运、医疗救助和心理疏导等抗震救灾工作。
当地时间上午10时15分,救援队营地接到当地群众求助,107A地区有人员被困。队员们紧急赶赴现场搜救,只见原本4层多高的楼房已坍塌,建筑损毁严重,仅剩一层半。当地人介绍,里面住着一家7口人,仅1人已获救。救援队员们使用工具敲击建筑物残体并用当地语言喊话“有人吗”,确认内部是否还有幸存者。
考虑到现场情况复杂,救援队员们通过询问建筑物的构造等相关情况后,迅速研究制定破拆方案。经多种搜索仪器搜索,并破拆水泥板探测,至当地时间下午3时,排除有生命迹象。
浙产照明无人机,再度点亮震区救援夜
当晚7时10分,救援队再次接到求助,曼德勒市68-41地区坍塌的6层建筑的一楼,有一名22岁的女性被压。
由于当晚现场断电缺乏照明,救援队第一时间启用携带的浙产照明无人机,并对现场环境进行安全评估,而后破拆打开通道救援。“China,非常棒!”救援队的沈廷沖说,当无人机飞上天空的时候,当地的百姓都在鼓掌。
而尽管希望渺茫,救援队仍尽最大努力搜救,同时还救助了因高温中暑的当地消防员。救援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尚未发现生命迹象。
据了解,本次救援使用的浙产照明无人机,救援队携带了三套。每套照明无人机升空高度可达30米,彻夜精准悬停空中,每架无人机的照亮范围可达6000平方米。此前,该品牌照明无人机曾相继参与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多次助力土耳其、甘肃、西藏的地震救援,被誉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感谢你们,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4月1日9点20分,缅甸曼德勒64C区,地震后的废墟弥漫着尘土气息。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接到一位华裔女子求助,她近乎哽咽:“房子是租的,证件和钱全在房间里,没证件,我和孩子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队员们立刻投入行动,尽管地震已过72小时,余震仍不时震颤地面。但他们仍穿梭在废墟瓦砾间,徒手搬开碎石。终于,在一个坍塌的墙体下,帮助这名女子寻回装有证件、财物的包裹。当女子颤抖着翻开包裹,看到完好无损的证件和财物时,泪水夺眶而出:“感谢你们,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队员们耐心核对物品清单,确保无一遗漏。这场跨越国界的暖心帮助,不仅寻回了财物,更在异国他乡为华人母子筑起安心的港湾,让希望在废墟中重新生长。(范海萍 金英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