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国防军宣布,将在立陶宛部署永久驻军,该部队将于2027年前全面投入运作。此决定标志着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首次实现军队在海外长期驻扎。驻立陶宛德军部队指挥官克里斯托夫·胡贝尔准将明确表示:"我们的使命清晰明确——必须确保立陶宛盟友在北约东翼的安全、自由与和平。"




此次部署打破了德国战后奉行的"军事克制"传统。作为二战战败国,德国宪法严格限制军队部署范围,即便在阿富汗等海外行动中,也始终强调"轮值"而非"永久"属性。此次立陶宛驻军决定,实质是德国突破战后军事框架的重要里程碑。
立陶宛作为北约与白俄罗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接壤的前沿阵地,战略价值显著。德国驻军不仅强化北约东翼防御纵深,更通过"永久存在"形成持续威慑。这种部署模式与冷战时期美军在欧洲的驻军逻辑形成呼应,显示北约正在重塑"前沿防御"战略。




该决策折射出后冷战时代欧洲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德国等欧洲传统"和平主义"国家加速调整防务政策。柏林此次突破,可视为欧洲战略自主意识强化的具象表现——通过自主军事部署而非完全依赖美国,来应对新兴安全挑战。
驻军决策具有双重信号效应:既是对俄罗斯的明确威慑,展示北约集体安全机制的强化;也是对中东欧盟友的安抚,回应其长期对"德国承诺可信度"的疑虑。这种"战略再保证"对巩固北约内部团结至关重要。
不同于以往临时性海外行动,此次永久驻军涉及基地建设、后勤保障等系统性安排。这将考验德国国防军的远征作战能力,同时也预示未来北约可能更多采用"前沿存在+快速反应"的混合部署模式,以适应混合战争时代的安全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该部署的时间节点(2027)与北约最新防务规划周期高度重合,显示这是北约整体战略调整的重要环节。随着德国迈出这步"历史性跨越",欧洲安全版图正在发生静默而深刻的重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