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买房真相大起底:苏东坡当房奴,白居易租房20年,穿越回去照样买不起!

(友情提示:看完这篇,你可能想给现代房贷鞠个躬~)

一、古代房价刺客:名人们都买不起房!

1. 唐宋顶流也崩溃

白居易:京漂20年蜗居实录

27岁中进士的白居易,月薪1.6万文(约合年薪13万人民币),却只能租长安东郊的破茅屋。他在《卜居》里哭穷:“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活脱脱唐朝版《北京折叠》。直到50岁才在渭南郊区买下首套房,网友锐评:“这不就是现代人住燕郊、通勤北京的剧本吗?”

苏辙:70岁高龄房奴

苏辙70岁才在许昌买下百间豪宅,花光积蓄还卖藏书,自嘲“我老不自量”。他哥苏东坡更惨:50岁找弟弟借3000贯(相当于现代数百万)买房,结果刚买完就被贬海南,房子还没捂热就充公了。

韩愈:副国级干部奋斗30年

吏部侍郎韩愈(相当于中央组织部部长)在长安打拼30年才买房,气得写诗吐槽:“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此有屋庐。”

2. 宋朝房价天花板:武大郎都得租房!

北宋开封一套普通民宅30-50贯(折合现代数百万),普通打工人月薪仅3-5贯,不吃不喝得攒50年。《水浒传》里武大郎在阳谷县“赁房”卖炊饼,连宋朝“中产”都只能租房度日。更离谱的是苏洵借8000贯(约2300万人民币)买别墅,直接让儿子苏轼背了7年房贷。



白居易

二、古代房价鄙视链: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1. 一线城市VS十八线小城

宋朝开封:寸土寸金

宋徽宗时期市中心豪宅“数十万贯起步”,苏辙在开封郊区花50贯买十间破房,被网友戏称“宋朝版鹤岗”。

唐朝长安:凶宅都抢手

贞观年间长安凶宅打五折卖210贯(约124万人民币),普通人年薪才5贯,相当于现代月薪5000的打工人想买北京四合院。

清朝北京:乾隆年间的买房奇迹

新街口七间半四合院仅85两白银(约9200元人民币),低级官员两年工资就能全款拿下,气得纪晓岚吐槽:“京师欲得庇身之屋,难也!”

2. 限购政策早就有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买房只能买邻居家”,唐朝限制官员购房,违者打五十大板+没收房产。网友调侃:“这不就是古代版房住不炒?”



三、古代人买房骚操作:分期付款、众筹建房、以物抵债

1. 苏轼家族:祖传房贷

苏洵借二哥苏涣的钱买房,死后债务传给苏轼苏辙,完美演绎“父债子还”。苏轼边还债边做慈善,网友辣评:“宋朝罗永浩”。

2. 杜甫众筹茅草屋

杜甫在成都发起“众筹建茅屋”,金主严武赞助,结果被秋风掀了屋顶,熊孩子还来偷茅草。

3. 白居易的“卫星城战略”

学现代人“郊区买房+城里租房”,在渭南置业后每天骑马通勤长安上班,堪称唐朝版跨城打工人。



四、穿越买房指南:选对朝代很重要!

汉朝:刚需友好型

刚需住宅1万钱(普通打工人2年工资),但限购令让你只能买邻居房子。

明朝:军人的春天

戚家军士兵年薪10两白银,北京33两的四合院3年就能拿下,网友羡慕:“比现代军人公积金香多了!”

清朝乾隆年:官员福利局

七品官年薪45两,北京85两就能买七间半四合院,工作两年全款拿下。



总结:

从白居易的蜗居到苏辙的晚年房贷,古代买房同样让人头秃。下次抱怨房贷时,不妨想想苏东坡——他要是穿越到现代,估计会抱着你的房贷合同哭:“兄弟,你这利率比宋朝钱庄良心多了!”

(温馨提示:本文参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唐宋八大家哭穷文学、《水浒传》租房实录及现代房奴共鸣,请放心食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