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优势,因地制宜
2025年江西-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活动启动
据江西日报消息,3月30日至4月3日,江西省省长叶建春率团赴深圳、香港、澳门开展2025年江西-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活动,促进江西与粤港澳大湾区在各领域深化合作。
3月30日至31日,叶建春一行在深圳会见了洲明科技、景旺电子、先导科技等企业负责人,介绍江西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产业政策、营商环境等,希望大家深化与江西合作,推动在赣项目加快建设。
叶建春一行还考察了大族激光、华为、比亚迪、众擎机器人等企业,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尤其是与江西合作情况,商讨相关合作具体事宜,希望企业加大在赣投资布局,与江西在深度合作中实现共赢发展。
解读:这是2025年江西省首场重大招商活动。按照当地的介绍,江西省领导将率团与广东省、深圳市及港澳特区政府高层会晤,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优势产业深化协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推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作为距离粤港澳大湾区最近的腹地之一,中部大省江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直接毗邻,多条高速通道连接广东,高铁可直达广深港等湾区中心城市,地缘优势不言而喻。
不止于此,江西的优势还在于丰富的稀土、钨、锂、铜等矿产资源,以及近300所中高职院校为产业发展提供的人力资源支撑。数据显示,当前广东已经成为江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最大的来源地,香港则是江西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最大的单一地区出口市场、最大的境外上市目的地。
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江西想要的不是被动的产业承接,而是因地制宜,协作发展。当前,江西正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要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而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先进的科技、雄厚的资本和广阔的市场,在创新能力、国际化水平、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作为江西首个万亿产业,2024年电子信息实现营业收入1.16万亿元,保持全国前列、中部领先地位。而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全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汇聚着全国60%的智能终端产能。
此前,已有大湾区企业立讯、传音、欧菲光、同兴达、生益科技、兆驰、天赐、欣旺达等选择落户江西。在此次活动周期间,江西还举行了电子信息产业推介会,推动双方在电子装备、电子材料、半导体照明、虚拟现实、集成电路、未来信息通信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动向
广东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4月1日,《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召开。以支持、服务企业为导向,立足于强化资金、人才、用地等要素供给,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培养引进人才、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12条“干货”政策措施,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力争实现“六个一批”,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根据政策,广东将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省财政按规定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上海临港新片区推动跨境医疗创新先行先试
3月31日,《临港新片区发展跨境医疗 推进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发布。从“推动高水平医疗服务资源集聚”“促进跨境医疗服务要素便捷流动”以及“提升医疗服务国际化水平”三个维度提出了十二项任务。当中提到,到2025年,组建临港新片区跨境医疗服务中心和药械进出口服务中心,畅通患者跨境医疗和药械进出口路径,形成国际宣介、转诊等完整跨境医疗服务流程,营造临港国际医疗学术氛围,以典型案例引路实现跨境医疗制度创新和“临港案例”突破。
杭州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100万户大关
3月31日,杭州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100万户大关,这是继2024年企业总量突破100万户、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后,实现的第三次突破。“个体工商户是经济体系的‘毛细血管’,更是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杭州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个体工商户突破百万户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小店帮”品牌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个体工商户向专业化、特色化、创新化方向发展,为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探索更多“杭州经验”。
武汉出台措施助力民营企业做创新生力军
近日,武汉印发《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要让“根”企业在武汉萌芽、出穗,让民营企业做创新生力军,让民营经济成为城市竞争力核心要素。当中提出,武汉科技研发、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的比例逐步要达到70%左右;实施“种苗工程”梯度培育,对“幼苗层”企业突出“陪跑”,对“青苗层”企业突出“合伙”,对“壮苗层”企业突出“出穗”,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支持体系,助推企业代表武汉参与国际国内产业竞争。
#数读
清明节假期全国口岸预计日均210万人次出入境
国家移民管理局4月1日预测,今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4%。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杭州萧山、成都天府等大型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客流小幅增长,预计日均出入境人员分别为3.9万、8.1万、4.8万、1.2万、1.6万人次。
毗邻港澳陆路口岸旅客流量快速增长,返乡祭祖的港澳台居民、海外侨胞将明显增多。其中,珠海拱北、港珠澳大桥、青茂、横琴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将达到36.7万、12.3万、11.4万、9.5万人次,深圳罗湖、福田、深圳湾、莲塘、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预计将达到24.9万、22.8万、16万、11.2万、10.5万人次。
#放榜
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发布
北京海淀区、上海浦东新区、深圳南山区居前三
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AI未来论坛:创新·投资·全球化”在北京举行。会上,投中信息发布“投中2024年度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研究全国所有GDP超千亿的县级行政区以及经济功能区的创投氛围和发展质量。
2024年度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TOP20 ↓
本次上榜的TOP10城区分别为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宝安区、苏州工业园区、北京市朝阳区、北京经开区、广州市天河区、杭州高新区(滨江)、深圳市龙岗区。
区域分布来看,本次上榜区域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上榜城区占比高达77%。这三大区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政策环境,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和人才聚集,形成了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和产业影响力。
本期编辑 | 杨欢
*题图来源:摄图网501061778 *城市进化论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