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拥数亿身家,却从不骄奢,对待子女更是要求严格。
可对外,他仗义疏财,资助他人。
如果没有那通举报电话,或许他能完美的逃亡一生。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
原来他曾5分钟抢走208万现金,用赃款发家,还娶了4个老婆,那些慈善举动也是别有用心。
他到底是谁呢?又是如何瞒天过海逃匿这么多年呢?
被拖欠70万工程款
石二群出生在河南驻马店一个贫困村庄,初中辍学后跟着工程队打工。他脑子活络,从搬砖小工干到包工头,攒下一点积蓄后开始承包工程。
1998年,石二群带着二十多名工人完成一项工程,却被开发商拖欠70万元款项。
年关将近,工人等着钱回家过年,银行催着贷款,石二群跑断了腿,开发商却只甩给他5000元:“当施舍乞丐了。”
更让石二群难堪的是,女儿开学要交500元学费,他翻遍口袋凑不出钱。
亲戚的冷嘲热讽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郑州混了十几年,连孩子学费都拿不出?”
走投无路的石二群,决定用极端手段讨债,他花光积蓄托人买枪,不料反被敲诈20万。
为了凑钱,石二群卖掉妻子的首饰,借遍邻居,甚至抵押了老家的房子。
彼时的石二群彻底红了眼,他举着枪冲进开发商办公室,对方吓得当场结清欠款。
这次“成功”让他尝到了暴力的甜头,一个更疯狂的念头在脑海中滋生:“抢银行来钱更快。”
亡命之徒:五分钟抢走208万
1999年12月5日,石二群带着四名同伙冲进郑州合作银行一家支行。
他们提前半年踩点,摸清运钞车时间和保安换岗规律,五人持改装手枪威胁柜员,装满现金的麻袋被扔进一辆破旧面包车。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208万元不翼而飞,留下一地弹壳和两名受伤的银行职员。
靠着赃款,石二群开启另外一种人生,石二群分得120万,其余同伙各拿20余万。
有人盖房娶妻,有人挥霍一空,唯独石二群异常清醒:“这钱得用来翻身。”
2000年初,石二群用赃款在驻马店买下一块地皮,建起几栋小产权房,不到一年净赚百万。
此后,石二群的商业版图迅速扩张,从房地产延伸到酒店、农庄,名下公司多达七家,身家飙升至数亿。
完美伪装
成为富豪后,石二群几乎重塑了人设,村里坑洼的土路被他出资修成柏油马路,贫困户盖房他主动送建材,员工工资从不拖欠,逢年过节,他开着豪车回村,挨家挨户发红包。
村民夸他“不忘本”,却不知他连自家祖屋的屋顶塌了都懒得修,在石二群心里,善举不过是赎罪的手段。
更令人咋舌的是石二群的家庭。
四位“妻子”分别住在四栋豪宅中,日常聚会时谈笑风生,为他生下十二个孩子。
石二群对子女教育极为严苛,常带儿女去工地体验生活:“做人要脚踏实地。”
一次饭局上,石二群给读大学的女儿夹菜,语重心长道:“钱可以赚,良心不能丢。”
邻桌的食客听得眼眶发红,感叹“石老板真是好人”。
崩塌
2015年,一通举报电话撕开了完美假象。
当年参与抢劫的同伙李付利因手头拮据,试图再次作案被抓。
审讯室里,李付利冷笑一声:“我要是供出石二群,算不算立功?”警方顺藤摸瓜,发现这位“杰出企业家”正是“12·5”大案的主谋。
抓捕当天,石二群正在参加慈善活动。
面对警察,李付利没有挣扎,只是喃喃道:“可惜没赚到十五亿。”
指纹比对、同伙供词、当年现场遗留的毛发DNA,铁证如山。
法庭上,石二群承认所有罪行,却坚持强调:“我给村里修路,给工人发工资,也算赎罪了吧?”
结语
石二群落网后,村民始终无法将“善人”与劫匪画等号,他资助过的脑血栓女孩哭着说:“石叔救过我的命啊!”
而当年被枪击的银行柜员,至今左手无法抬起。
从包工头到阶下囚,石二群用16年演绎了一场荒诞的黑色寓言,他精明、果敢,甚至在某些时刻显得“仁义”,但暴力与贪婪早已腐蚀了他的灵魂。
正如石二群在审讯中所说:“钱能买到光环,买不到心安。”
当手铐扣上的一刻,或许他才真正解脱,前半生靠抢劫“逆天改命”,后半生却要用自由偿还血债。
有时候,不要心存侥幸,命运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价格,走捷径的代价,终需自己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