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横穿美洲大陆,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其重要性远超地理范畴,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地缘政治。

巴拿马运河彻底改写了全球海运格局。船只从纽约到旧金山的航程从绕行合恩角的1.4万公里缩短至6500公里,耗时减少20天以上。对于亚洲至欧洲的航线,运河使航程缩短7000公里,每年为全球航运业节省200亿美元燃油成本。

巴拿马运承担了全球12%海运贸易,以及全球5%的贸易货运量,每年有一万四千多艘货船通过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对于美国而言意义最大,运河上72%的通行货物与美国相关。中国排名第二,占18%的货物量,因此我们不能让美国独霸这条航道。此外,液化天然气(LNG)运输量近年激增,2023年占比达15%,使运河成为能源安全的关键节点。

正是由于巴拿马运河不言而喻的重要性,美国人在持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控制巴拿马运河。

早在殖民时代,欧洲人就梦想着开辟一条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水上航道,节约运输时间和成本。17世纪,英国人就提出在巴拿马开挖运河的构想。到了18世纪,刚建国的美国人也把眼光投向巴拿马,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就曾建议西班牙殖民政府建造巴拿马运河。



到了19世纪,美国人机会来了。尽管当时巴拿马运河还没开始建造,美国人先下手为强拿到了在巴拿马进行军事干预的权力。当时巴拿马还属于哥伦比亚的一个省,成天闹独立。美国与哥伦比亚签署了《马利亚里诺-比德莱克条约》,以军事保护的名义开始在巴拿马驻军。这招实在高明,一下在巴拿马争夺战中占据了主场优势。

当然,眼馋巴拿马这块肥肉的不止美国人,流氓多了去了,至少还有英国、法国。法国先动手,在1881年以6.58亿法郎的预算动工新建巴拿马运河,结果在付出22000条性命的代价后,项目干黄了,美国人立刻以4000万美元超低折扣价接手了这个项目。

当然,因为法国人没完成这个项目,美国人还要继续挖,并且以后还要使用这条运河,他们势必要经过巴拿马当地人的同意。美国人又花了1000万美元跟当地签协议,但是协议被当时巴拿马所属的哥伦比亚否了。时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大骂哥伦比亚人是“拉丁佬强盗”,并秘密支持巴拿马独立运动。



不要忘了,此前美国在巴拿马有驻军,这回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用保护的名义封锁巴拿马海峡,阻止哥伦比亚政府军镇压独立运动,然后哥伦比亚就输了,巴拿马独立了。搞阴谋,美国人个个都是一流高手。

巴拿马独立后仅15天,美国强迫其签署不平等条约,获得运河区永久控制权。也就是说,运河区域成了美国领土的飞地。

运河建设期间,4.5万名加勒比劳工被强制征召,在恶劣条件下工作。官方承认5609人死亡,但实际数字可能超过2万人。



美国在运河区设立独立于巴拿马的行政体系,悬挂星条旗,施行美国法律。巴拿马人进入运河区需持特别通行证,违者可被逮捕。这种殖民统治持续了65年。

此后,美国为了控制巴拿马运河,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不惜杀人放火乃至入侵主权国家。

1918年,美军镇压巴拿马铁路工人罢工,造成300余人死亡。

1964年,巴拿马学生抗议美国国旗在运河区的独尊地位,美军开枪打死21人,引发全国性反美浪潮。

1989年“正义事业行动”,美军出动2.6万人入侵巴拿马,推翻诺列加政权,造成约400名平民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亿美元。



历年以来,美国在巴拿马实施的暴力军事行动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两千人。

不仅如此,美国通过联合果品公司等企业垄断巴拿马经济,运河收入的90%流入美国腰包。

1977年,巴拿马军政府领导人托里霍斯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新条约,规定1999年移交运河主权。美国保留“保卫运河中立”的军事干预权,但巴拿马获得运营控制权。这一条约的达成得益于巴拿马人民持续的抗议和国际舆论压力。



到了1999年,虽然巴拿马收回运河的经营控制权,但是由于美国的军事干预权的存在,巴拿马对自己领土内的这条运河始终不能完全说了算,随便举个例子,比如1999年后,美国就曾多次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巴拿马施加压力,要求其在运河管理中优先考虑美国利益。

所以,美国这次试图通过李嘉诚控制巴拿马两个港口的行为一点也不奇怪,他们在巴拿马运河就是明火执仗的水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