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历在这里根本没什么戏!”

老辈人常说,“祖辈开荒不如读书十年,读书十年又比不上三代经商。”



以前总觉得这话有点夸张,但看到济南招聘会现场后才明白。

这句俗话确实有道理。

济南的一场招聘会彻底揭开了当代年轻人心里最深的伤痛!

现场人头攒动,可处处都弥漫着辛酸和无助。



谁能料到,曾经引以为豪的高学历,如今竟然变成了“廉价劳动力”的象征呢?

招聘会上挤满了前来寻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



这些年轻人大多穿着不太合身的职业装,有些男生领带歪斜,女生们的高跟鞋看起来还不太习惯,走路时显得笨拙。

他们努力把自己打扮得像个成熟的大人,试图展示出丰富的经验感,让企业相信自己对工作已经非常熟悉。



他们手里拿着精心准备的简历,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在各个企业的摊位前犹豫不决。

很快,一位硕士毕业生走到摊位前,她紧紧攥着厚厚一叠精心设计的简历,在招聘摊位前徘徊良久。

当看到某知名企业挂着“硕士学历,月薪4000起”的牌子时,她苦笑了一声,摇摇头离开了。



“省实验中学现在都要招博士后了,哈哈;口腔医院社科类岗位,啊?也需要博士后才行,这里全是博士。”

许多招聘窗口上几乎都标注着“博士、博士后”这样的要求。



当招聘人员向她索要简历时,这位女大学生只能苦笑着道歉说,自己不是博士生。

这一幕简直是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无情嘲讽!

“在这里本科基本没戏哦!”

现场几十个职位,居然没有一个给本科生留的位置,大部分被博士占据,还有一些甚至需要博士后。



高校扩招导致的学历贬值,让过去的金子招牌变得毫无价值。

当女孩询问公司招多少人,什么时候能转正等问题时。

公司回答说反正招的人不多,正式之后视频剪辑工作薪资大概在6000元左右。

然而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现在很多私营企业连公积金都没有提供。



工资勉强够维持生活,旅游的机会少之又少,五险一金也是一个大问题。



在场的企业要么是单休、薪资低、无公积金,要么转正都很困难。

还有不少岗位要求多年工作经验,至少5年、10年起步。



类似的情况在事业单位专区屡见不鲜,这让渴望稳定工作的年轻人倍感失望。

这怎么让应届生生存下去呢?应届生哪来那么长的工作经验,这不是在挖其他公司的墙角吗?

这位小姐姐在招聘会上四处碰壁,和朋友感叹旁边那个企业:“你猜猜有多少人?”



“800个!800个人竞争,但这个企业只招8个人啊。”

那还能有什么办法,合适的工作难找,满意的就更难了。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或考公务员,这条路虽然艰难,但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对此深有感触。

有网友调侃道:“那我大专是不是已经没希望了”,另一位网友回复他可以去工厂,但流水线也逐渐用上了机器人。



仔细想想,专科觉得本科好找工作,本科觉得硕士容易,硕士觉得博士简单,实际上大家都很难……"

刚进大学时感觉未来一片光明,现在才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是。"

在招聘会转了一上午,打印的9份简历,只投出去了两份。



还不知道这两份会有怎样的结果,不知道会不会石沉大海,或者被别的“优秀人才”抢走机会。

网友也表示:“自己去参加招聘会,带了十份简历,绕了一圈,手里还剩五份,根本投不出去。”



在招聘会的化工企业专区,一位HR抱怨道出了残酷的就业现实:"去年招的本科生,半年就走了大半,今年老板直接要求从硕士开始招。"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无数本科生的就业梦想。



最令人心寒的是,很多年轻人发现,送外卖、开网约车这样的体力活,收入反而比坐办公室高得多!

一位转行送外卖的本科生说:"至少我多跑一单就多赚一笔钱,不像在写字楼里,拿着3000块的工资还要受气。"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求稳"已经成为众多毕业生的首要目标。



但事实是,这些稳定岗位的门槛越来越高,普通学生想获得一个位置难如登天。

这种“学历贬值”正在形成恶性循环,企业抱怨本科生留不住,却又不愿意提高待遇;学生为了提升竞争力被迫考研,毕业后却发现学历再次贬值。



这场招聘会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学历贬值的残酷现实。

当十年寒窗换来的只是难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微薄薪水时,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教育的真实意义?

当学历成为“内卷”的工具,当企业用最低成本追求最高学历时,最终受伤的将是整个社会的就业生态。

年轻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考上大学不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新竞争阶段的开始。

信息来源:

个人账号——山财大王 冰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