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特朗普和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一起打了一场高尔夫球。在完成了18洞之后,特朗普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计划加强与芬兰的合作关系,并打算采购48艘急需的破冰船。



为什么特朗普突然对破冰船感兴趣?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更大的战略意图——那就是美国希望全力参与北极航线的竞争,与中俄争夺北极资源和航道控制权。此外,美国为何不选择自己建造这些船只,而是直接下单购买呢?

大家都知道,美国海军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航母、核潜艇还是驱逐舰,都堪称世界一流。但提到破冰船,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目前,美国仅拥有两艘重型破冰船——“极星”号和“希利”号。这两艘船早已老化严重,“极星”号服役时间接近50年,属于超期使用状态,必须不断维修才能勉强维持运行;而“希利”号虽然稍微新一些,但性能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先进型号。



“极星”号

那么,美国为什么会在破冰船领域如此滞后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的战略重点始终放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而北极对于他们来说显得过于遥远。再加上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北极地区的军事和经济价值并不紧迫,因此破冰船这类装备自然就被搁置一旁。

同时,建造一艘破冰船的成本非常高,从设计到建造再到后期维护,每一步都需要巨额投入。然而,美国国会却经常因为预算问题争论不休,根本无暇顾及这一领域。结果就是,美国的破冰船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成为海军实力中的一个明显短板。



特朗普此次与芬兰总统讨论破冰船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当前局势的迫切需要。北极曾经被冰雪覆盖,被视为一片无人问津的土地。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层逐渐融化,北极的战略意义开始显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条关键航道: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如果能够成功开发,这两条航道将极大缩短亚洲与欧洲之间的海上运输距离,不仅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避开传统航线的地缘政治风险,例如马六甲海峡或苏伊士运河。



北极航道

除此之外,北极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据估计,北极地区拥有全球未开发石油储量的13%以及天然气储量的30%,同时还包含大量稀土等矿产资源。这些宝藏无疑对任何大国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目前,俄罗斯凭借地理优势和强大的破冰船队,在北极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核动力破冰船能够在几米厚的冰层中开辟航道,为商船护航并支持科学研究。与此同时,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也迅速崛起,现有的4艘破冰船,包括“雪龙”系列,其性能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俄两国在北极事务上的合作日益紧密。例如,“冰上丝绸之路”项目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相比之下,美国仅有两艘老旧的破冰船,根本无法在北极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因此,特朗普希望通过一次性订购48艘破冰船来弥补这一缺陷。他的逻辑很简单:只要拥有了足够的破冰船,美国就能在北极地区开展更多活动,无论是争夺资源还是压制对手,都将更有底气。



雪龙号破冰船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破冰船并不是随便就能造出来的,尤其是高性能的型号。从设计到建造完成往往需要数年时间。美国本土的造船工业如今已大不如前,高端船型大多依赖进口或外包生产。而芬兰作为全球顶尖的破冰船制造国,承担了全世界60%的市场份额,技术成熟且经验丰富。即便如此,要在短时间内打造40多艘破冰船仍然是不现实的。而且,特朗普的提议能否获得国会批准也还是个未知数。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与芬兰总统打完高尔夫,特朗普宣布购买破冰船》环球网:《芬兰总统与特朗普谈“破冰”生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