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三江新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去年3月23日,为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高效兑现,增强政策效果和服务效能,助力经营主体纾困解难、降本增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实施方案》通知。随后,为健全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来新区就业创业,作为四川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结合该方案有关要求,探索开展三江新区人才政策“免申即享”试点。


宜宾三江新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4月1日,记者从宜宾三江新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获悉,经过前期准备,此次“免申即享”试点的首批补贴资金127.2 万元,已从即日起陆续发放,涉及企业32家。

试点“免申即享”

协同28个职能部门重构政策审批服务链

什么是“免申即享”?宜宾三江新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龚艺解释,“免申即享”是对产业人才政策审核兑现流程进行调整,将申报程序前置,变企业自主申请为部门主动推送,发放对象、发放条件、发放标准均保持不变。“我们通过整合社保、税务、企业经营等12类核心数据资源,自动筛选符合条件的主体,相当于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推送’,大幅压缩资金兑现时间。”

据了解,此次试点政策主要为企业引才补贴,对企业新引进的B类及以上人才、C类人才、D类人才、E类人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3个月以上社保后,分别按照每人5万元、2万元、1万元、0.2万元给予企业引才补贴,每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宜宾三江新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企业服务。

其中,B类及以上人才为包括省级相关科技奖项一等奖、“天府学者”特聘专家、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全国技术能手等,C类人才包括“宜宾英才计划”人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省级技术能手、市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博硕士研究生等,D类人才包括硕士研究生、副高级职称、高级技师、“三江英才计划”拔尖人才等,E类人才包括规上企业高管、全日制本科生、中级职称、中级以上技能等。

“我们协同28个职能部门重构政策审批服务链,通过流程再造,将审核环节压缩70%,构建起‘数据核验-智能推送-快速兑付’的闭环服务体系。”龚艺介绍,以四川时代为例,当人才数据监测平台实时捕捉到企业新引进的24名D类人才、39名E类人才满足“劳动合同1年以上+社保缴纳满3个月”条件时,系统智能触发预警机制,自动生成《企业引才补贴名单》推送企业确认。经行业主管部门合规性审查及公示审定后,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直接联动财政系统,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31.8万元引才补贴拨付,实现“零材料申报、无感化兑现”。这种“数据代跑腿、政策找企业”的创新机制,能使企业从“被动等待政策”转变为“静享政策红利”。

提高审核效率

企业纷纷感受到政策的便捷与实惠

对于此次试点政策带来的便捷与实惠,三江新区多家企业相关人员均有感受。

“现在三江新区所有人才政策都是在线申请,效率很高,非常方便,考虑周到,实实在在从企业角度做好了服务。”四川辰海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专员彭小容告诉记者,通过“免申即享”政策,该公司此次成功申报了4名E类人才补贴,不仅程序更便捷,审核效率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川云步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梁仁秀和四川祥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事工作人员黄英均表示,此前,由于对人才政策了解不够,公司和员工都没有相关意识,错过了很多红利。这次“免申即享”政策开展后,他们在三江新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主动对接和指导下,不仅高效率地分别申报到1名和5名E类人才补贴,还对政策有了更深入了解,为今后争取更多人才政策打下了基础。

“我们不仅吸引了本地人回乡就业,还吸引了来自吉林、泸州、南充等地的人才。”黄英说,这些人才政策一方面为企业招聘增添了信心,另一方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才到三江新区就业。她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在政策解读等方面提供更多培训、指导机会,让企业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

龚艺表示,三江新区积极贯彻落实四川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工作要求,主动探索服务升级,就是希望通过实施“免申即享”改革,着力破解传统政策兑现中存在的“反复跑、多头报”等痛点堵点,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惠企政策服务效能提升。待试点政策运行成熟后,三江新区将逐步把其他惠企助才政策纳入“免申即享”清单,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提升区域营商环境竞争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