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31 日晚,导演乌尔善如同发布一则重磅炸弹般,在社交平台大大地发了条动态,官宣《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正式下映,而且明确表示不再打算延长密钥啦。这消息一放出来,好家伙,瞬间就在电影圈和影迷们中间掀起了惊涛骇浪,大家纷纷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和讨论如潮水般涌来。
乌尔善当时发布的内容,字里行间都透着满满的真诚:“嘿呀嘿呀,宝子们!今天就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电影院跟大伙挥手说拜拜的最后一天咯。咱是真心真意地感谢每一位走进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的观众朋友!要知道,封神可是咱中华民族老祖宗传下来的超经典神话,那底蕴深厚得很呐。能通过电影这种超酷炫的方式,让这个已经流传了足足三千年的故事,再次摇身一变,成为咱们大伙沟通交流的一座超级桥梁,我和我的团队那心里的荣幸之感,都快满得溢出来了!在电影上映的这段时间里,大家对《封二》里那些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的故事、性格鲜明的人物,还有那超炫超炸的视效,展开的各种脑洞大开的讨论,我可都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一字不落地瞧在眼里。不管是大伙热情洋溢的鼓励,还是一针见血的批评,又或是那些充满智慧的建议,我都妥妥地记在心里,就像宝贝一样珍藏着。同时呢,也得好好感谢所有一直关注《封神三部曲》的观众朋友们呀,你们知道吗?电影这个奇妙的世界,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观众,才变得如此完整和精彩。真的特别期待在以后的作品里,咱们还能像老朋友一样,再次开心地碰面!”
说完导演的感慨,咱再好好唠唠《封神 2》下映这事儿背后的弯弯绕绕。其实啊,这背后肯定是片方经过了一番绞尽脑汁、精打细算的考量。你瞧,3 月 31 日那天,也就是电影上映的最后一天,那排片占比简直可怜得让人想掉眼泪,就只剩区区 0.8% ,这就好比在一大片电影丛林里,《封神 2》只占了一个小小的角落。再看看票房,更是寒碜,才 9.97 万元,对于那高昂得如同珠穆朗玛峰般的制作成本来说,这票房简直就是沙漠里的一滴水,毛毛雨都算不上,根本起不了啥大作用。而且当下的电影市场,新片就像雨后春笋一样,一部接一部地冒出来,竞争那叫一个激烈。就算片方这时候再豪气地砸钱去延长密钥,想让票房往上冲一冲,可现实却很残酷,基本上没啥希望了。与其在这儿干耗着,眼巴巴地看着票房没啥起色,还不如痛痛快快、麻溜地选择下映,赶紧赶在其他春节档电影之前,上线视频平台。说不定在视频平台上,凭借着它独特的魅力,还能吸引一大波观众,卖个好价钱,好歹能回回血,让片方那受伤的小心灵得到一点慰藉。
等到电影正式下映的时候,最终票房数据也出来了,《封神 2》的最终票房是 12.25 亿。听起来好像还不错,可要是按照电影行业的分账规则,片方分账拿到手的只有 4.24 亿。这么一算,片方妥妥血亏超过 5 亿,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估计片方的心都在 “哇啦哇啦” 地滴血,那叫一个心疼。
说起《封神三部曲》的制作成本,那数字高得简直能让人惊得下巴都掉地上,捡都捡不起来。早在 2014 年,乌尔善导演就像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探险家,开始琢磨《封神三部曲》这事儿了。这一琢磨,就是长达 4 年的精心筹备,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创意都在他的脑海里反复打磨。终于,在 2018 年 9 月 5 日,这部备受期待的作品在青岛东方影都正式开机。当时制片人杜杨站在开机现场,感慨万千地说道:“五年呐,整整 1800 天!在那么多条充满诱惑的道路中,咱毅然决然地选了那条最难走的。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偶尔我们会低头看看脚下的路,调整一下方向,但大部分时间,都在咬着牙,使出浑身解数往前冲。今天,我们终于迈出了这重要的一步,开始啦!” 从这番话就能看出来,从一开始,就定好了三部曲由北京文化主投,而且开拍前都筹备了整整五年时间,这决心,就像钢铁一样坚定,杠杠的!
这《封神三部曲》的拍摄,可是中国电影史上规模超大的一次工业化探索呢,简直就是一场电影人的冒险之旅。据参与电影拍摄的灯光指导偷偷爆料,电影在东方影都的拍摄现场,那场面,又是搭景又是栽树,热闹非凡。但是,这过程中意外状况可不少,就像一部充满波折的冒险电影。就拿树林的戏份来说吧,最开始是打算拍外景的,想着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拍出最真实、最有氛围感的树林场景。结果乌尔善导演一看拍出来的样片,脑袋一摇,觉得效果不太对味儿,差了那么点意思。于是,大手一挥,得嘞,直接把辛辛苦苦栽好的树全挪进影棚重新拍。前期灯光组主要忙着做各种测试,那些专业的灯光设备都还没怎么点亮呢,剧组就已经花出去两千多万了,这钱花得,就跟开闸的水龙头一样,“哗哗” 地往外流。
电影这玩意儿,既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创作,管理方面也绝对不能马虎。像《封神三部曲》剧组,那可是一个超级庞大的上千人的队伍,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吃喝拉撒各个方面都得安排得明明白白,就像管理一个小型城市一样复杂。在这个剧组里,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就跟上班族没啥两样,每天按时朝九晚五地打卡上班,还有专门的大食堂解决吃饭问题。但是,这每天都在不停地烧钱啊,就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钱包瘪得那叫一个快,让人看着都着急。训练班长时间的培训,要请专业的老师,要准备各种训练场地和道具;搭景更是一项大工程,从设计到搭建,每一个环节都得砸大把大把的钱;还有后期特效,那更是烧钱的 “大户”,每一帧特效画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当时制作方就透露,《封神三部曲》总投资高达 30 亿,我的天呐,这可是《流浪地球》的 10 倍呢!这么平均算下来,每一部的制作成本至少 10 亿。再看看《封神 2》,分账票房才 4.24 亿,还不算宣发成本,离 10 亿的回本线差了 5.76 亿,这亏损程度,可太扎心了,感觉就像被一把大锤子狠狠地砸在了心上。
不过得注意哈,这 30 亿成本应该是预估的。就算当时北京文化正处于如日中天的辉煌时期,财大气粗,也不可能一下子掏出 30 亿这么一大笔钱,眼睛都不眨一下。这个数字肯定是分好几次追加费用加起来的总和。《封神三部曲》花了近一年半时间一口气拍完,然后再分开制作。随着观众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对电影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后期制作成本也是蹭蹭往上涨,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就拿《封神 2》里殷郊的法相来说,那效果,仔细看的话,显然后期制作经费不太够嘛。要是按照乌尔善导演那高标准的审美和严格要求,殷郊的法相肯定不止这水平,绝对会更加震撼、更加酷炫。
《封神三部曲》目前还有一部没上映呢,虽说第二部亏得有点惨,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翻身逆袭。所以票房亏损倒还不是《封神 2》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最要命的是,它把观众的心给伤得不轻,就像一把小刀,一刀一刀地刺痛了观众对这个系列电影的期待。因为第二部的种种问题,没能给第三部打下好基础,等《封神 3》上映的时候,那难度肯定更大,就像要攀登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高的山峰。
乌尔善导演发完那条下映动态之后,评论区瞬间就像炸开了锅一样,热闹得不行。全是各种各样调侃和反对的声音,就像一场激烈的辩论赛。点赞最多的评论写着:“可别再来‘祸害’中国电影啦!” 这话说得那叫一个直接,充满了对电影的失望。第二条评论是:“看了封神二,我个人感觉你和你的团队不太懂中华文化呢,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背后是不是有高人指点呀?” 这条评论直接质疑了导演和团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还有人说:“有多喜欢封神一,就有多讨厌封神二。” 这鲜明的对比,也能看出观众对两部电影截然不同的态度。甚至还有针对导演民族、制片人的指责啥的,言辞激烈得很。《封神 2》这一波操作,简直就是一个 “口碑杀手”,不但把系列电影之前辛辛苦苦攒下的好人缘给败光了,连乌尔善导演的口碑都 “哗啦” 一下,像高楼大厦瞬间崩塌一样,崩得稀碎。
在这种尴尬到脚趾能抠出三室一厅的情况下,片方那可真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封神 3》早就拍完了,要是不上映吧,那可太可惜了,就像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大餐,却不让客人享用一样。而且三部曲少了最后一部,从完整性上来说,怎么都说不过去,就像一部精彩的小说少了结尾,让人心里空落落的。可要是上映吧,后期制作又得砸一大笔钱进去,看看现在这形势,第三部票房估计也不太乐观,投得越多,可能亏得越惨,就像一个黑洞,不停地吞噬着资金。后期想省点钱吧,制作水准又很难保证,到时候观众肯定又得吐槽,把片方骂得狗血淋头。要是不省钱,咬着牙往好里做,投入可就没底了,亏损风险更是大大增加,简直就是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再说了,第二部票房才 12 亿,这么点成绩,这就让第三部问世变得难上加难。要是资方觉得风险太高,回本希望渺茫,说不定就不愿意投钱继续开发了,那《封神三部曲》可能就真的要成为一个未完成的遗憾。
最后呢,还是希望观众朋友们能对电影宽容点,多给点理解和支持。给乌尔善导演点信心,让他能有动力、有勇气把第三部顺顺利利做出来,给《封神三部曲》一个圆满的结局。毕竟,能看到《封神 3》,不管怎么说都不是坏事嘛,说不定第三部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们重新找回对这个系列电影的热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