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歌手周深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演唱会落下帷幕,这也是周深2025年在海外开的第7场演唱会。墨尔本场延续了前6场北美巡演的火爆,能容纳1.5万人的体育馆坐得满满当当,开票时售票网站排队人数高达7.3万人,一度将售票网站挤到崩溃,主办方紧急联系工程师修复。紧随其后开票的悉尼场排队人数更是突破了10万人,并再度将售票网站挤到瘫痪。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强大的国际市场号召力,周深的未来不可限量。周深的海外巡回演唱会为何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他的成功对华语乐坛的发展有哪些参考意义?
一、音乐不分国界:超强唱功征服海内外听众
论年龄,92年9月出生的周深还不到33岁,在华语乐坛中是相当年轻的歌手,但论作品,周深又是手握《大鱼》《灯火里的中国》《小美满》《和光同尘》《光亮》《望》等传世之作的当红顶流歌手。这位毕业于乌克兰利沃夫国立音乐学院的歌者,将美声唱法与流行音乐完美融合,创造出独特的"周深式音乐美学"。听过他现场的人都会被他的唱功和现场的稳定度征服——他的声音像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乐器,但歌声里却始终保持着触动人心的温度。
即使唱功高到已臻于化境,但周深的演唱技巧永远内化服务于歌曲浓烈的情感,即使是已经演出过几十次、上百次的代表作歌曲,周深也依然会把自己唱得泪流满面,这源自于他高敏感的艺术家性格。本轮巡演曲目中,既有《大鱼》《浮光》《若梦》空灵婉转的东方意境,也有《人是_》《璀璨冒险人》《借过一下》胸声强混的高音爆发;既有《天堂岛之歌》《浅浅》《Memory》音乐剧式的戏剧张力,也有《光亮》中戏腔与流行唱法的丝滑转换,每首歌的风格都各不相同,难度也都极高,但周深总能几近完美地发挥,甚至在墨尔本场音响出现问题时,他能毫不犹豫直接清唱高音,还能让现场观众感受到极致的震撼,这是没有强悍的唱功支撑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的。语言虽有障碍,但唱功是客观的,情感是相通的,海外歌迷同样会被周深的音乐征服,也因此,周深在海外市场也有着极为强大的号召力。
二、真诚融入细节:不计成本打造顶级舞台效果
许多海外观众都被周深演唱会的时长震惊了:周深竟然没有邀请任何嘉宾,没有暖场、没有迟到、没有超长休息时间,而是自己一个人在台上唱满了整整3个小时,连换衣服都争分夺秒地在舞台上完成,每场都要唱30多首歌,不同城市还有不同的限定曲目!这对看惯了一堆暖场嘉宾、主咖只唱一个多小时的演唱会的观众来讲颇为新奇。更不用提周深还用了阿黛尔同款大屏幕、世界顶级音响设备,还为每位观众都准备了场控荧光棒和专属伴手礼,海外场特意请了同声传译来为语言不通的海外观众充当翻译,每唱完一首歌都要向三面观众90度鞠躬表达感谢等等。周深的真诚融入了演唱会的每一个细节,让所有看过他演唱会的人都念念不忘,许多人看过一场就还想看第二场,甚至上头到跟着周深从北美洲飞到了澳洲,只为体会周深为现场观众提供的满满情绪价值。这样的真诚是能够被大家看到的,也是周深的演唱会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都如此受欢迎的最大原因之一。
三、全球文化共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作为近几年最红的顶流歌手,周深在国内的影响力人尽皆知,但他的海外影响力却直到海外巡演爆火后才后知后觉地被国人发现。周深海外巡演的成功不仅证明了真正的艺术感染力可以穿透语言与地域的壁垒,更标志着中国流行文化正在突破"文化输出"的单向维度,进入全球青年的日常审美体系。周深海外巡演的成功绝非偶然,它是优质内容、文化自信与时代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纽约场演唱会结束后,周深再次访问了联合国,并再度接受了联合国记者关于中华文化出海的采访。谦虚的歌手没有大谈特谈自己海外巡回演唱会的成功,而是认为他只是在做好自己的事——守好中华文化的根,建立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极致,会有人看到的。
也的确,有很多人看到了。
(文: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