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专车当街爆炸!险些遭遇暗杀?克宫出面辟谣:只是一场意外!

30日社交媒体突然炸锅:一段豪华轿车在街头熊熊燃烧的视频疯传,眼尖的网友发现这辆焦黑座驾疑似普京专车。

瞬间舆论开始发酵,不少网友猜测这是泽连斯基派人来暗杀普京未果?

毕竟自2022年战争爆发以来,乌方已策划过至少5次针对普京的暗杀行动,包括去年5月无人机突袭克里姆林宫事件。

不过很快俄罗斯官方就出面回应了,认证该车的确是属于克里姆林宫物业管理局的财产,换言之视频中燃烧的黑车是总统专车不假。

但燃烧原因却并不是人为导致,根据俄罗斯消防部门的调查结果,这起汽车火灾只是由汽车内部机械故障引发的自燃,而且汽车燃烧过程中并没有人员在车内。

也就是说这就是一场意外,普京本人并没有遭到来自乌克兰的暗杀。

不过现在正是俄乌谈判的关键时刻,如果普京真的遭到暗杀,必然会引起局势动荡,甚至乌克兰会就此翻盘。泽连斯基未必就不敢冒险派人前来暗杀,但想要成功可能会很难。



特朗普鼻子快被气歪,俄罗斯干了什么?

30日特朗普在接受NBC采访时直言被普京的言论"气到爆炸"。

特朗普的原话堪称火力全开:"当普京开始质疑泽连斯基合法性时,我非常愤怒,这完全偏离了谈判方向!"

特朗普撂下狠话:如果俄方继续拖延谈判,美国将对所有俄罗斯石油出口征收25%-50%的"二级关税",还威胁要封杀任何购买俄油的企业在美国的生意。

不过特朗普也补充道:普京知道我的愤怒,只要他做出正确的事,我的火气自然会消灭。

特朗普为何突然翻脸?看看普京的"临时管理"方案就明白了。

普京上周视察核潜艇时抛出一个重磅提议:要求乌克兰重新大选并由美欧俄联合"临时管理"。

表面看这是延续去年9月"去纳粹化"的论调,实则暗藏玄机——按俄外交部补充说明,这个"临时政府"必须经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全票通过,而俄罗斯恰好在安理会握有"一票否决权"。

这等于是要乌克兰在俄军刺刀下进行"民主选举",泽连斯基不下台就永远别想停战。



普京这招是以退为进,表面支持国际共管,实则要确保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后秩序中的主导权。

如果美国同意普京的要求,那就不光是泽连斯基要下台,基本上乌克兰新政府的组建都需俄方点头,那俄罗斯就彻底达到了从内到外对乌克兰的实控,这特朗普能干才怪。

其实这也暴露出俄罗斯并不着急停火,现在最着急的人反倒是美国。

美俄谈判就像打地鼠:美国提"30天全面停火",普京就要求解决能源设施;美国说"黑海停火",俄方就搬出金融制裁。

普京主打的就是一个“拖”,毕竟前线占主导的是俄军,现在每多占领一平方公里,未来谈判桌上就多一分筹码。

目前俄军掌控卢甘斯克99%区域,在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控制区均超70%。

更触目惊心的是最近遗体交换数据:俄方用43具遗体换回乌方909具,1:21的惨烈比例背后,是乌克兰把征兵年龄放宽到60岁的残酷现实连女兵都开始承担作战任务。

反观俄罗斯,靠着能源出口和军工复合体支撑,战争机器反而越转越快。普京最近视察坦克工厂时,流水线上每月下线1500辆主战坦克的产能,足够让任何对手胆寒。



特朗普的暴怒恰恰暴露了西方阵营的焦虑。原本想通过沙特斡旋达成"体面停战",却发现普京根本不吃这套。

俄方谈判代表每次都带着新地图来开会——战场推进到哪里,停火线就划到哪里。这种"以战促谈"的策略,让美国的调停努力沦为笑柄。

至于特朗普威胁的威胁的"二级关税"同样值得玩味。虽然美国早已禁止进口俄油,但印度、土耳其等国仍在疯狂扫货。俄罗斯原油出口量不降反升,去年前三个月日均突破500万桶。

若真实施50%关税,等于给全球能源市场投下核弹,届时国际油价可能飙升至150美元/桶。

那最先遭殃的恐怕就是欧洲,德国30%的柴油、意大利40%的原油都来自俄罗斯。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还在偷偷进口俄油:2023年1-10月,美国从俄罗斯进口了超3600万桶石油制品,这些油换个标签就成了"哈萨克斯坦原油"。

种种迹象表明,西方对俄制裁已陷入"疲劳期",这或许才是特朗普真正焦虑的根源。

现在来看,拜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彻底让特朗普骑虎难下了。



特朗普当初切断对乌情报支持导致库尔斯克防线崩溃,暂停军援造成乌军日均炮弹消耗量从6000发暴跌到2000发,即便欧洲提出要继续对乌援助,但欧盟500亿欧元援助计划被匈牙利一票否决。

如今特朗普想要重新掌控局势,却发现普京早就布好了局:俄军不仅用"管道突袭"战术夺取了战略要地,还在黑海建立起绝对制海权。

俄乌的结局普京早已言明,“现在唯一剩下的事情就是让乌克兰人民自己意识到实际发生了什么,因为结果已经不可避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