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刚刚结束的两会重点吗?
当时在两会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倪虹部长提到要给房子建设“立标准”,用标准水平决定房屋品质。。
这不在大家的期待中,3月的最后一天随着最新《住宅项目规范》的出炉,给接下来的房子咋建?咋买?带来了参考答案!
5月1日起实施
住宅最新标准定了
要知道,距离上一次官方的《住宅设计规范》出炉,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如今终于有了新的标准,对未来住宅的建造、设计、规范,甚至居住的舒适度来讲,都有进一步的提升。
对房企打造房子来说,这是一种标准衡量,对购房者买房来说,这是一种参考标准。
回到这次的《住宅项目规范》,有两点要注意,首先就是执行时间明确:2025年5月1日起实施;其次就是规范作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意味着要求更高更严,也意味着未来在新标准下,房子品质等都会更好。
整体来看,新的《规范》共有7个大章节,分别从建设要求、环境要求、建筑空间、结构、室内环境和建筑设备等几个重点进行展开的细节规范。而在总则部分,也能看到结合最新的市场动态以及市场发展大方向,提到住宅项目建设应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
相信看到这8个字,有不少小伙伴都觉得很熟悉,这不是之前提到的建设“好房子”吗?这也说明未来以这8个字为目标的房子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我们(公众号:四海为家)也注意到这次住宅建设端有了更精细化的标准要求,如住宅建筑根据地区气候、地址和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布局,也就是说未来房子的建设将和人一样适应环境,之前一种户型“复制+粘贴”到全国的各城市项目中,将不再适用。
这下,你还要不要买房?不用再纠结了!
用《规范》当做标准进行对比,能更清晰的了解需求。对于之前纠结老房子要不要换的朋友,对比下如果和《规范》相差太大,是时候考虑置换了。对于正在关注新房的朋友,如果看到未来房子不符合《规范》或者有所不足,甚至可以进行投诉。
室内外两方面
10多条变化重点看
回到具体的《规范》细则,在通过与旧规范的对比,能看到在健康生活、空间品质、全生命周期等多方面,进行了突破性的升级。
我们(公众号:四海为家)也分别从室内和室外两个方面梳理了重点需要关注的10多条变化,它们对于未来生活有怎样的改善?一起来看看吧!
室内
层高不应低于3.00m;
卧室、起居室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6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20m,且局部净高低于2.60m的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每套住宅必须至少一个卧室或起居室能满足日照标准;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其他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或餐厅的上层;
新建住宅建筑户门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90m。既有住宅建筑改造户内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80m。卧室门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80m,厨房门和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70m,并应预留无障碍改造的条件;
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20m。
先来关注层高和净高的规定升级,此前我们(公众号:四海为家)就已经提到,住宅层高标准提高≥3米,而从《规范》中能看到相较上版,这次室内净高也进行了升级。
层高标准和室内净高标准的提升,在做完吊顶、吊灯、吊柜、大型家具后,从空间视角上来看,增强室内通风、采光效果,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等。不仅有利于提升未来生活居住舒适度,也顺应了好房子8个字定义中的“舒适”标准。
再来看室内采光的保障,旧版仅要求整日日照达标,但新版必须至少1个房间满足标准,精准到户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健康的光照,也让生活的舒适度更进一步。
而阳台栏杆栏板净高的提升,不仅让舒适度更进一步也保证了生活的安全。相较于旧版按照六层及以下和七层及以上的不同规定,新版直接统一了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20m,虽然只是10公分和15公分的差别,但能够保证更多家庭成员尤其是小朋友的安全性。
最后来看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提升。这样的改变,不会再出现“打架门”的情况,保证自己和邻里之间的生活隐私感和安全性。
同时卫生间和厨房门的通行净宽还预留无障碍改造的条件,也有利于更好应对适老化,这样的设计也促进了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使用,不在担心老年生活的不便性。
能发现,新版《规范》在室内方面的标准不仅是为保障生活舒适度,也是为了优化健康生活与生活品质,同时非常符合国情的考虑到未来生活的适老配置。点个赞!
室外
4层及以上住宅每个单元至少设置1台电梯,12层及以上每个住宅单元至少设置2台电梯;
设有电梯的住宅单元,应至少有1台电梯满足下列尺寸要求:轿厢门净宽不应小于0.90m;采用宽轿厢时,轿厢长边尺寸不应小于1.60m,短边尺寸不应小于1.50m,采用深轿厢时,轿厢宽度不应小于110m,深度不应小于么10m;
空调外机应安装在专业平台;
公共移动通信信号应能覆盖至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
新建住宅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实心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00mm;
住宅卧室、起居室与相邻房间之间墙、楼板的隔声性能应符合:卧室分户墙隔声≥50dB,其他分户墙隔声≥48dB;
住宅建筑要在规定设计工作年限内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要求,同时新增结构耐久性指标。
这里有三点需要格外注意,分别是电梯的设置、公共通信信号覆盖到电梯轿厢内以及住宅建筑的规范。
4层开始就设置电梯,一方面是为了增加便利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应对社会的老龄化,打造更多适老化配置。
公共移动通信信号应能覆盖至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这点其实被纳入了“智能化”,除了智能方面的体现外其实更能体现的是安全性。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3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显示,2023年特种设备事故起数中,电梯占比达19.72%。
一方面由于电梯年限较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电梯内的信号问题导致事情发生后无法及时向外传递信息,耽误救援。如今要求信号覆盖到电梯轿厢,一定程度上也对生活的安全性有了保障。
这次在住宅建设端,《规范》不止在墙体隔音方面有了要求,更新增耐久性指标,同时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实心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00mm,保证了隔音效果同时也让建筑更安全。
可以发现,这一次的《规范》真正做到了从室内到室外,甚至连空间环境、绿化、社区外墙和道路边缘的距离等,都做出了要求,并且再次提醒大家,这些规范是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从要求上和规划上,都在不断为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的住宅努力,而这样的变化,也将不断潜移默化提升未来的人居体验。
在全新的标准之下,作为基础判定,你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到自己的房子。而对于正在买房的朋友来讲,以这个标准为基础,寻找更高标准的产品,再结合自己的预算,才能更好的寻找到优质的住宅产品。
最新的《规范》出炉后
你的房子符合新标准么
你给你的房子能打几分
文末留言,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