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随着2025年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2025)国家队名单的尘埃落定,2025 年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队全部组建完成,23名竞赛尖子生从上千万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即将代表中国队出战2025年的五大学科国际奥赛 。
五大学科竞赛,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竞赛,作为中学生学科竞赛的顶级赛事,一直以来都是国内顶尖学子展现学术才华、挑战智力极限的舞台。从省级赛事获得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再到通过两轮的选拔,最终入选国家队。
2025 年五大学科竞赛23名国家队成员来自10个不同的省份 。浙江以5人入选的成绩位居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竞赛大省。浙江在信息学竞赛国家队中表现尤为突出,3人入选,占据了信息学国家队的四分之三。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浙江完善的竞赛培养体系,从小学、初中就开始选拔和培养竞赛苗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人才输送链。同时,浙江的教育资源丰富,学校对竞赛的重视程度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师资力量。
上海紧随其后,4人入选。在物理竞赛国家队中,华东师大二附中有3名同学成功入选,展现了上海在物理学科上的深厚底蕴,另外一位是上海中学高一同学邓乐言入选国家数学队,也是6位奥数高手中唯一一位高一学生,打破了上海近十年 IMO 选拔的年龄纪录。
湖北以3人入选排名第三,且这3人全部来自数学竞赛,其中武昌实验中学和武汉市经开外国语高级中学各有斩获 。湖北在数学竞赛领域一直有着辉煌的历史,拥有一批优秀的数学竞赛教练,数学竞赛氛围浓厚。
重庆和广东同样各有3人入选,并列第三。重庆在生物竞赛国家队中有2人入选,展示了其在生物学科上的实力。重庆的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对竞赛的投入不断加大,通过引进优秀师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了学生的竞赛水平。广东则在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竞赛中各有1人入选,学科发展较为均衡。
四川有2人入选,分别来自物理和化学竞赛 。四川的教育基础扎实,在传统学科上有着一定的优势,成都七中作为四川的名校,为竞赛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江苏、湖南、陕西和山西各有1人入选,这些省份虽然入选人数相对较少,但每一位入选的同学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他们代表着各自省份的学科竞赛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与2024年相比,2025年的省份入选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2024年表现出色的北京,在2025年竟无一人进入国家队,这一巨大的反差令人惊讶。而江苏和湖南则摆脱了2024 年无人入选的尴尬局面,各有1人入选,实现了突破。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入选的23名竞赛尖子分布的10个省份,竟全部来自长江以来,大多是经济发展省份,如浙江、上海、广东等,各省份在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队入选人数上的差异,背后蕴含着诸多复杂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一个省份的竞赛实力。
随着国家和社会基础学科和理工工科领域人才的重视,五大学科竞赛将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