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齐鲁工业大学的思政老师姜洪雷刚下讲堂,出门钻进出租车。轻车熟路报了地址,车停稳当,人已站在省血液中心采血点门口。从讲堂到血站,这样的"双轨日程",他已经坚持了整整几十个春秋。
迄今为止,姜洪雷已累计捐献全血19次,捐献血小板159次,成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仅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他的血小板捐献次数就达26次。
平均一月两次,献血于他而言,似乎已成为“家常便饭”。
被问到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投身于此,他现场给记者算了3笔账。
第一笔账,是一笔“概率账”。
“140个人中,每年至少会有一人需要输血一次,看似概率不到1%,非常小。但如果与你的生命长度、你与亲人共同生活年岁等因素叠加,你会发现,在你的一生中,身边有人需要输血几乎是个必然的事儿。”姜洪雷说。
而这句话也与他的人生经历不谋而合。
1993年,还在上大二的姜洪雷看到了学校招募志愿者献血的通知,同宿舍的几个热血青年一道,开启了献血之旅。
姜洪雷的第一张献血证
回来的时候,姜洪雷的手里多了一本鲜红的献血证,上面写着“19岁,O型血,200毫升”,血液中心还给了一大包饼干,他当作早餐,吃了接近一周,心里美滋滋的。
2009年,姜洪雷的母亲临终抢救时突发大出血,急需用血,血费共2420元,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最后报销血费时,因着之前8次献血记录,全部的费用都报销了。“感觉像是用攒了好多年的福报,换来了家人的一次救治,值了!”姜洪雷说。
多年来,对于姜洪雷来说,献血即是公益,也是生活。
作为一名思政老师,教学生涯中,他多次通过党课、团课等公益课形式宣传无偿献血,引领大批学生自愿参与无偿献血。牵头成立齐鲁工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协助长清大学城爱心献血屋顺利启用……在他的推动下,献血活动一次次走进校园。
姜洪雷还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一次偶然,他发现每年的1、2、7、8月都是血液紧张的月份,也是跑步比赛较少的几个月份,于是,在他的组织下,齐鲁热血跑团正式成立。为发动马拉松爱好者更多参与到献血公益中来,他更发出了“跑者献血月”倡议,把献血纳入跑团成员积分系统。2024年,齐鲁热血跑团正式加入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公益跑团,这种“运动+公益”的形式,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推广。
姜洪雷的第二笔账,是一笔“成本账”。
“无偿献血最底层的逻辑,就是健康人在自己的身体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在姜洪雷眼里,献血不能单单用经济效益衡量。
姜洪雷献血照片
“血小板经过采集加工后供给患者,每个单位价格在1600元左右,这1600元,还只是采集和加工的成本。”姜洪雷算了一下,如果把自己头31年捐献的全部血液代入,305个治疗量血小板的用血成本为48.8万元,37个单位全血则为8140元,而全血经过加工后会分离成红细胞、血浆、冷沉淀等,用到临床的价值远远不只8140元。
“我这178次献血,都被患者用掉了,用血患者这端,为此付出了超过50万元。”他说。生命的计量不止一袋血液,爱心的衡量也不只是在成本利益上。2007年1月4日,姜洪雷献的400毫升血,分别送往了长清区人民医院、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和济南106医院。一份血液,用在了3个病人身上,“举手之劳便能拯救多条生命,何乐而不为呢?”他说。
血液供应是个缺口,用活了才能用好了,姜洪雷深知这一点。随着献血爱好者的不断加入,在这笔“成本账”外,献血事业也变得更加讲合作、讲效率。
出于对采血设备的要求,采集血小板需要固定采血点。姜洪雷介绍,目前依托大学城、山师东路、高新区和章丘区,山东省血液中心规划并建立了4个固定采血点,每个采血点分配1个核心召集人和1个小团队,通过联谊活动、颁发奖牌证书等,将献血公益爱好者们集结起来。“在各采血点的共同努力下,从去年开始,济南市的血小板供应进入了良性状态。”
姜洪雷的第三笔账,是一笔“成长账”。
姜洪雷手中有一份表格,1993年至今,他的每一次献血经历都记录在册。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表格中还记录着每一次献血的最终去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他在许许多多医院里都留下了爱心。
姜洪雷献血经历表格的“冰山一角”
“您在大学城献血屋成功捐献单采血小板2治疗量,请注意休息,感谢您的支持!”
“您捐献的血液检测结果:合格。”
“您捐献的血液已出库,送往齐鲁医院”
“您的捐献点亮约320人的生命之光,山东省血液中心代表所有患者向您说一声‘谢谢’。”
“19次全血7400毫升,157次血小板313个治疗量,每个治疗量按200毫升全血折算计算献血量,二者相加,70000毫升!”2月26日,姜洪雷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道,一次次献血,终积沙成塔。
姜洪雷介绍,山东省血液中心和济南献血近期推出了查询用血去向的小程序——“血液去哪儿”。小程序由最初只能查近几年的数据,发展到现在,过往历史数据也变得可查可追溯了。
“我从纪录中发现,每次我献的血液基本很快就被用上了,最快的时候,中午采集,当晚九点多就发往医院了,随时有病人等待血来救命。”献血透明化,让群众的爱心有迹可循,山东一直在路上。
2023年4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无偿献血者奖励有关规定的通知》,“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免门票游览国有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场所;免交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诊查费的‘三免’政策让无偿献血这项公益有了更多温度。”姜洪雷说。
2024年4月1日起,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山东省无偿献血者及其受益人临床用血费用减免管理办法》,献血受益人范围进一步扩大,姜洪雷惊喜表示:“血袋里装的是命,这政策是给爱心上保险。”
多方努力下,据统计,仅2024上半年,驻济省部属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无偿献血总人数达9271人,总献血量超256万毫升。
“这么多年下来,不仅家人在我的带动下,加入了献血队伍中,常常一起献血的朋友,也成为了我‘新的家人’。我们呼唤有更多更优惠的政策,血袋里装的是生命,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献血路还能走多长,但我会和这群有志之士一起,奋斗到最后一刻。”姜洪雷说。
说出你的献血故事
由山东省血液中心、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主办和健康山东云平台承办的“我献血,我健康,我快乐”栏目面向全省征集无偿献血者故事,发送至邮箱dzrbwsz@163.com,并注明来稿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发送形式不限,图文、视频均可,同时,为了确保作品质量,视频投稿推荐分辨率为1080P及以上,格式为mp4,码率不低于3M,确保画面清晰流畅。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策划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