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地球震动不断,西藏、缅甸、汤加、云南,多地强震接连发生,7.9级的缅甸强震更是震碎了曼德勒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

叠加云南惊现“血红太阳”的异象,社交媒体上,“2025灾难之年”“末日论”甚嚣尘上,人心惶惶。



云南惊现“血红太阳”

那么地球真的被“激活”了吗?面对频发的灾难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图源网络

“2025灾难之年”

缅甸7.9级强震震碎了无数人的家园,也震碎了这个国家的文化与经济中心曼德勒,曾经繁华的街道沦为废墟,大量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化为瓦砾



曼德勒

曼德勒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和重要的佛教圣地,就相当于上海在中国的地位,无数中国人都在这里定居,星夜赶路的救援人员千里奔袭,只为救出每一个生命



星夜赶路后的救援人员,简单吃了一点饭后,立刻出发投入搜救

几乎与缅甸地震同时,远在太平洋的汤加群岛也遭遇了7.3级地震的袭击,美国国家气象局国家海啸预警中心发出预警称,已经观测到海啸波,不过,现在已经解除了预警。



环球时报新闻报道

在这之后,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先后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地震,大家看着手机里跳动的震级数字,仿佛能感受到地壳深处的躁动,不禁开始恐慌起来。



廊坊发生4.2级地震前手机预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恐慌越来越严重,有人说2025年就是灾难之年,甚至还有人将其上升了玄学的角度。



图源网络

2025年初的地震事件看似密集,但专家指出,将这些事件放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来看,目前的地震活动仍然属于正常范围。



手机中国网新闻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个月,全球共发生19次6级以上地震,然而,对比历史数据,地球每年平均发生120-150次6级以上地震,每月约10-12次,当前频次仍在正常范围内。



楚天都市报新闻报道

相比于2024年全球的地震次数,今年反而更少,所谓“异常活跃”,更多是媒体集中报道引发的感知偏差。



图源网络

缅甸和汤加地震虽然震级较高,但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并不能说明地球已经进入了地震活跃期,而且缅甸和汤加都位于全球主要地震带上,地壳活动本就频繁。



地震之后

多起大地震在短时间内相继发生,更多的是一种巧合,并不是地球异常活动的预兆,地球从未被“激活”。



灾区

这只是它46亿年生命中的一次正常呼吸,专家直言:用几个月的波动判断地球“激活”,就像“用秒针判断时钟快慢”。



图源网络

云南惊现“血红太阳”也只是一次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能由大气散射与折射导致的,而不是所谓的上天给出的预警。



曲靖珠江网2025-04-01 云南惊现“血红太阳”,相关专家:绝非罕见 与地震并无关联

在地震灾害面前,科技是人类才是对抗自然的重要武器,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能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为人们争取数秒至数十秒的宝贵逃生时间



地震预警

与日本、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预警系统在覆盖范围、时效性、稳定性和服务人群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实现了从分钟级地震速报向秒级地震预警的跨越式发展。



地震预警

截止到2023年,中国已建成15391个地震监测台站,重点区域地震区域的台站密度堪比“毛细血管”。



封面新闻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云南的减隔震建筑在地震中屹立不倒,北斗+5G系统30分钟恢复灾区通信,预警系统为学校争取28秒逃生时间,科技与规划的差距,直接决定了生死之别。



图源网络

结语

当防灾技术成为阶级特权的今天,中国用14亿人手机里的同一声警报证明:科技的温度在于不让任何一个人被地震波甩在身后。



救援队

下一次地动山摇时,那几秒的预警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文明对生命的庄严承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