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崔瑶

4月1日上午10点整,绵阳高新区火炬第一小学(未来学院)响起了警报声,随即全校师生迅速有序地撤离至了操场安全区域,高效完成了一次地震疏散演练,这也是绵阳市“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进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绵阳高新区消防大队还通过地震知识讲座、消防知识科普等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灾减灾教育课堂,旨在提升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上午10时,随着警报声响起,绵阳高新区火炬第一小学(未来学院)全校师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首先躲在课桌下避险,用书本护头,随后在安全的情况下沿着预定疏散路线有序撤离至了操场安全区域。“报告总指挥,各班人数齐全,无一人遗漏。”记者看到,整个演练过程紧张高效,充分检验了绵阳高新区火炬第一小学(未来学院)应急疏散预案的有效性。在演练结束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向学校赠送了防震减灾科普读本,助力校园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

随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专业老师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地震知识讲座。通过动画演示、互动问答、现场实验等形式,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震成因、预警机制及避险要点,并现场示范了“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震口诀,整个过程学生们都积极参与。


在绵阳高新区消防大队的科目展示环节中,消防员首先向学生们演示了着避火服穿越着火毯、电动液压剪破拆等高难度救援科目,专业的救援实力赢得了在场学生们的阵阵掌声。随后,师生们近距离参观了灭火侦查机器人、生命探测仪、水上救援飞翼、远距离救生抛投器等高科技救援装备,不少学生还亲自操作器材,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防灾减灾科技的兴趣。


绵阳高新区消防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地震疏散演练、防震知识科普、消防装备展示等活动,为师生带来一场生动实用的安全教育课,也为全市校园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示范样板,进一步筑牢师生生命安全防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