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为地区势力变化和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南海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显得很不“太平”,而南海局势的走向,不仅影响着周边国家的利益,也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
作为“世界警察”的美国,经常联合盟友在南海搞军演,让南海局势更加紧张,在3月24日,美国又联合菲律宾日本在黄岩岛附近开展海上演习,远渡重洋跑来“秀肌肉”。
然而我国根本不惯着美国的,直接两架轰6K齐飞南海,把三国舰队赶到远处演习,再一次展现了我国强硬的立场。
为什么美国要带着自己的两个“小弟”前往南海呢?这次军演背后又有什么意图?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3.29《菲美日军舰在黄岩岛附近海域举行联合演习》
2025年3月24日,美国、菲律宾、日本三国在南海黄岩岛附近进行了联合海上演习,名为“第8次多边海上联训”。
这次演习表面上说是为了加强地区海上安全合作,但实际上有着更深的战略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演习发生在美国国防部长访问菲律宾,并与总统小马科斯会面期间,这明显是在南海问题上支持菲律宾,菲律宾也借此增强了在南海问题上的信心。
美国国防部长
菲律宾方面声称进行“海上补给”,实际派出海警船和渔船,试图靠近黄岩岛,这些船上甚至带着不少媒体记者,明显想把事情闹大,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
美国也跟着掺和,派出了P-8A反潜巡逻机,还让菲律宾《问询者报》的记者一起去,摆明了要火上浇油,让局势更紧张。
P-8A反潜巡逻机
这些动作显然不是普通的演习或者补给,更像是对中国主权的一种试探和挑衅,挑战中国的底线。
中方强硬反制
美菲联合行动后,中国迅速采取强硬措施。解放军空军派遣两架轰-6K战略轰炸机,挂载实弹在黄岩岛附近飞行,表明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
商业卫星Maxar拍摄的卫星图像显示,轰-6K携带了实弹。
专家分析指出,这些实弹很可能是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或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其强大的打击力量可以有效威慑潜在威胁。
除了空中力量的展示,中国还在黄岩岛附近的海面上部署了多层保护。这就像建立了一个防御圈,防止任何意外情况发生。
中国海军的军舰、海警的船只,还有大型渔船,它们共同组成了四道防线,覆盖黄岩岛周围60海里的范围。
这些船只在各自负责的区域里来回巡逻,保持警惕,时刻关注着附近海域的情况,这种部署显示了中国维护相关海域稳定的决心。
此外,中国在黄岩岛西南和东南两个礁盘的出入口设置了大型海上障碍物。这些障碍物如同水上围墙,可以有效阻止未经允许的船只进入内部潟湖区域。
这些屏障让菲律宾海警船和渔船难以靠近黄岩岛周边的礁盘区域,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它们只能停留在距离黄岩岛30到40海里的海域,无法突破屏障,所谓的“补给行动”实际上无法实现,最终宣告失败。
威慑下的妥协
在美国和菲律宾面临强大的海上和空中压力下,他们的行动明显受到了限制。
美国的P-8A反潜巡逻机在靠近黄岩岛约55公里空域时,迅速转向飞离,未敢进行进一步的动作,显得十分匆忙,与其之前的高调宣传形成强烈反差。
菲律宾的船只也难以接近黄岩岛,只能在距离黄岩岛约55至74公里的海域停泊,简单进行补给后便迅速离开。这种象征性的补给行动,与其想要突破封锁的意图并不相符。
黄岩岛
更讽刺的是,美菲日三国联合舰队的演习地点和之前宣称的“黄岩岛附近”相差甚远。船舶定位信息显示,三国编队一直在马尼拉湾以西约55海里的海域进行演习,甚至不敢进入中国南海的九段线以内。
这与美国长期宣扬的“自由航行”原则完全相反,也让其所谓的“维护地区安全”的口号显得空洞无力。
黄岩岛事件并非偶然发生,它的背后是各国在战略上的角力与实力比拼。
菲律宾想借助美国的力量,在南海问题上获得更多好处,“海上补给行动”实际上是一种试探,想看看中国的反应和容忍程度。
美国希望通过在南海的军事活动,来限制中国的影响力,坚持它所说的“自由航行”,加强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地位。
而中国在南海的军事部署,例如在西沙群岛和部分南沙岛礁扩建机场,以及轰-6K战略轰炸机常态化巡航,展示了中国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黄岩岛事件后,南海局势变得更加紧张,未来一段时间,美国、菲律宾、日本等国家很可能还会在南海有动作。
中国也会继续密切关注南海动态,采取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要解决南海问题,相关各方需要坐下来好好谈,寻找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办法,通过沟通协商,才有可能找到南海问题的共同解决方案。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解决南海问题要通过和平对话,我们始终认为和平谈判是最佳途径,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和稳定,符合各方利益。
不过一旦领土主权受到威胁,我国也将毫不留情,属于中国的大好河山,不会退让半步。
中国海警
信息来源:
1.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3.29《菲美日军舰在黄岩岛附近海域举行联合演习》
2.路透社新闻网:2025.03.28《独家:卫星图像显示中国轰炸机在南海的新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