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橙柿互动报道,开年以来,多个羽毛球厂商上调售价,威克多等在4月1日再次涨价。
以知名品牌尤尼克斯为例,其主流高端款AS-05羽毛球,零售价从2024年4月前的210元/打涨到225元/打,7月后价格进一步飙升,直达275元/打。
据蓝鲸新闻,资深羽毛球爱好者陈醉表示,其两年多前从批发商那里拿这款球要95元/打,而现在该产品价格已涨到190元。据此计算,该型号羽毛球两年间涨幅达100%,比同期黄金涨幅还要高。
羽毛球是耗材,持续涨价趋势下二手旧球生意关注度趋升。记者搜索发现,电商平台上目前有大量二手羽毛球出售,基本是用作训练之用。对于普通爱好者训练而言,二手球的性价比较高,部分网店的销量已经超过5万件。
“鹅、鸭毛片作为羽毛球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了羽毛球的整体成本。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鹅、鸭毛片的价格持续攀升,进而推高了羽毛球的市场价格。”对于羽毛球涨价的原因,主要与原材料短缺有关。
据齐鲁晚报报道,有业内人士介绍,羽毛球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羽毛,制作一颗羽毛球,需要消耗16根刀翎。而每只鸭或鹅的左翅和右翅上,最多只能选取7片刀翎来制作。这意味着,要制作出一颗羽毛球,需要从超过2只鸭或鹅身上获取左翅和右翅的刀翎。
这几年,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我国鸭鹅产量下滑。据《羊城晚报》报道,国内的鸭鹅产量在2019年接近巅峰,鸭的出栏量达到48.78亿只,鹅的出栏量达到6.34亿只;2020年后国内的鸭鹅产量下跌,根据2024年2月官方公布的2023年统计,鸭的出栏量为42.18亿只,鹅的出栏量为5.15亿只。毛片供应量相应地下跌,供不应求导致毛片的价格上涨,也助推了羽毛球的涨价。
羽毛球也可以用人造羽毛制成,只是,人造羽毛虽然可以通过设计和工程优化来模仿天然羽毛的形状和结构,但在实际飞行中往往难以达到相同级别的飞行精度和稳定性。并且,人造羽毛球在硬度和弹性上也逊色于天然羽毛,影响球员对球拍触感的感知,从而影响击球的精准度和舒适度。
不仅如此,在成本和效率的趋势下,养殖户更倾向于选择出栏周期短、养殖成本低的品种,这也进一步导致了羽毛球原材料供不应“球”。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羽毛球是中国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之一,参与人口高达2.5亿。这些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锻炼,喜欢羽毛球的人有增无减。
根据国家体育局2022年发布的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羽毛球是各个年龄段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
在7~18岁儿童青少年参加的运动项目中,羽毛球(10.3%)排名第三,次于跑步(15.6%)、跳绳(11.2%);在成年人的运动项目中,羽毛球(8.9%)同样排名第三,健步走和跑步的参与比例排在前两位,分别为22.7%和19.8%;老年人参加的运动项目主要是健步走,占比41.6%,其他依次为跑步(14.7%)、广场舞(8.0%)、骑自行车(3.8%)和羽毛球(3.1%)。
羽毛球价格持续走高,但依然挡不住众多玩家的热情。据四川省羽毛球协会副会长胡师雄观察,如今人们对运动与健康问题的关注增加,这是羽毛球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的大前提;对高品质羽毛球的需求也随之产生,“打得好的人对球的需求更大,而且这些人对球价上涨的敏感度不是很高。”为了应对羽毛球市场的整体供应短缺问题,企业也在尽快调整生产布局,如优化原材料供应链、引进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研发更多差异化产品来吸引和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
而随着羽毛球生产技术迭代,以尼龙或者碳纤维材料制作的人造球或将成为天然羽毛球的替代品。目前人造球在使用手感和性能等方面和天然球还存在差距,因此在各项赛事和羽毛球玩家的日常使用中还不普及,但国内羽毛球运动装备制造产业的龙头企业生产经理胡兵十分看好人造球的发展前景,他总结道,“打球主要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还有收获运动的乐趣,我觉得人造羽毛球不管是碳纤维复合材料或尼龙材质,未来一定都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当然,人造材料技术在不断进步,但要达到或超越天然羽毛的综合性能仍需时日。而制造高性能的人造羽毛球也需要更高级的技术和材料,这也会抵消成本优势。
编辑|孙志成 杜恒峰
校对|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蓝鲸新闻、央广网、齐鲁晚报、羊城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