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端”搭台助农增收(主题)
——记沧州工贸学校驻献县西王庄村工作队(副题)
沧州日报记者 袁洪丽
“今天卖出去几件?最近有没有什么困难?”2月25日,沧州工贸学校选派献县小平王乡西王庄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张腾,来到残疾村民张东来家,帮他解决在网络销售中遇到的困难。
这样的场景,在张东来家经常能看到。张东来小时候因意外致残,但他克服各种困难,学会了在网上销售汽保工具。工作队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对他进行点对点帮扶,通过学校指派专门老师与他联系,帮他免费修图、给产品做链接,帮助其提升店铺竞争力。
目前,张东来拥有6家线上店铺,商品200多种,年销量近3万件,与周边乡镇及衡水市武强县的几十家企业保持着合作。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他还为自销产品注册了商标,并为一款扳手产品申请了技术专利、外观专利。
张东来坐在电脑前向张腾介绍网络销售情况。
为帮助更多农民致富,沧州工贸学校驻村工作队依托学校专业优势,为村内电商散户开展培训。2023年9月27日,张东来等第一批6名村民,到沧州工贸学校接受培训。学校提供免费食宿,专业教师团队围绕自媒体平台认知、商品拍摄及素材编辑、PS和PR图像处理、电商零售效率提升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2024年1月,经工作队联系,沧州工贸学校电商专业教师团队又赴小平王乡,对全乡约60名电商从业者或有意从事电商行业的村民开展培训。
在众多电商从业者中,西王庄村党员张宇建涉猎淘宝、阿里巴巴、京东、抖音、快手等多个线上平台,日均销量400余件,年销量达15万件,成为全村的“电商达人”。他的父亲抓住商机,在村内开设了线下加工厂,为本村电商代加工产品,并提供“免费供货、售后付款”的优惠服务,大大减少电商垫资成本,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一根网线,打开的是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扇窗;一部手机,点燃的是农村草根生活的“点点星火”。如今,西王庄电商经营户由原来的一两户,发展为成熟户12户、在学户6户、意愿户10余户,新增线下汽保工具加工企业5家,销售范围由单一的汽保工具,扩展到宠物食品、净水设备等多品类,快递员每天到户到企收取快递,村里电商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张腾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推行“党建+电商+农户”发展模式,搭建以培训、服务、帮扶于一体的电商致富平台,为老百姓提供免费的电商入门指导和服务,帮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云端”致富梦。
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