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胡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最近,有关“26岁北大研究生毕业留校当食堂阿姨”的新闻登上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



但令人咋舌的 是,这并非新近发生的事件,实则是2年前的旧闻。只因三联生活周刊近期发布了黄女士的人物专访,有媒体便截取其中部分发生在2年前的内容,结合当下大学生就业等热点话题,将其当作全新新闻进行广泛发布与传播。


▲黄女士社交平台个人账号2023年发布的内容截屏

01

旧闻翻新的生态链

“旧闻当新闻”并非个案,今年1月,有关“宁波某公司员工年会领彩票中608万被要求平分”的事件被多家媒体当作热点新闻进行报道,然而这其实是一则2019年的旧闻。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一些媒体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来制造热点,旧闻当新闻做,能够在短时间内低成本地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提高曝光率。于是,一盘盘“炒冷饭”的“僵尸新闻”就这样诞生了。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时间模糊化, 故意不注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通过“近日”“据报道”等模糊表述误导读者,让受众误以为是当下发生的新闻;

二是断章取义、局部嫁接, 只选取部分信息进行报道,忽略事件的全貌,或者在原事件基础上添加少量新数据或评论,制造“升级版”假象;

三是情绪嫁接、蹭热点, 结合当下热点情绪、争议话题等,重新激活旧闻传播力,并引发众多渴求营销的社交自媒体跟风起哄。

新闻需要具备 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等要素特征,其中首要的 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如 今时效性沦为流量工具,许多报道刻意模糊时间线,就像黄女士选择入职食堂工作 ,该事件早在两年前 就已进入公众视野,事件本身的发展脉络、人物情况彼时已被清晰呈现。 如今部分媒体在既没有采访当事人,也没有挖掘到新进展、新变化的情况下,重新翻炒旧料,将早已陈旧的信息包装成 “新闻” 推送给受众,这使得新闻失去了 “新” 的特质。

这种操作的本质,是将时间要素异化为流量杠杆——通过制造“新鲜感”刺激点击,而非传递真实信息,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是对新闻时效性的 践踏,因此被网友尖锐批评也就不奇怪了。


02

共谋困境

媒体对旧闻的“炒冷饭”式传播现象,是媒体、平台、受众等多方因素合力造成的,不仅暴露了新闻生产中核心要素缺失的问题,更折射出行业生态的深层危机。 在流量成为“指挥棒”的当下,平台推荐机制偏爱高互动内容,冲突性标签更容易触发情绪共鸣,形成传播裂变,而受众对“爽点”“争议”等强刺激性内容的偏好也与媒体投喂形成闭环。

新闻生产从“采访-核实-分析”向“复制-粘贴-改写”退化。因原创采访需要时间与资金投入,而转发或二次加工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 网络新闻中原创采访比例越来越少,很多内容“只编不采”。

黄女士的职业选择本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叙事:从健康传播专业背景到食堂窗口实践,再到转岗管培生的职业规划,其内在逻辑是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一线实践的结合。然而多数媒体仅截取“北大硕士当食堂阿姨”的标签化片段,刻意制造学历与职业的戏剧性冲突,将复杂的人生选择简化为“反内卷”“学历贬值”等流量符号。 这种价值扭曲的本质,是媒体将新闻价值简化为“争议性=传播力”的流量公式,而放弃深入挖掘更多深层价值内核。‍‍‍‍‍‍


03

破局之路

旧闻当新闻,侵蚀着新闻的真实性和公信力,扰乱了社会的信息秩序,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社会认知退化和扭曲。为纠正这些不良现象,需多管齐下。

制度重构:从“流量考核”到“公共价值评估”

新闻媒体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摒弃 “流量至上” 的错误观念,回归新闻的本质,将真实性、时效性与新鲜性作为新闻报道的首要追求。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将报道的社会效益,如推动政策改进、促进公众认知等,纳入媒体考核指标。

生产模式升级:技术赋能而非技术依赖

借助AI等智能化工具,加强事实核查,建立“旧闻标记系统”,如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识别时间矛盾、事实冲突,为超过一年的报道添加时间提示等。

建设“在地化”采编网络,通过本地化的采编团队和信源系统,实现内容与地方的深度融合,鼓励媒体与社区、高校、拍者等合作,培育本土信源池,减少对网络二手信息的依赖。

专业主义复兴:让记者重新走向现场 加大对采编环节的投入,培养专业素养过硬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加强对原创调查的支持和资助,鼓励记者深入一线,挖掘有价值、真实可靠的新闻素材。 重构职业荣誉感,将“独家采访率”、“事实核查完整性”等纳入记者职称评定标准。 公众媒介素养提升:打破认知茧房

受众作为新闻信息的接收者,也应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增强对新闻信息的辨别能力,对语焉不详、质量不高、虚假新闻等予以主动抵制。通过受众的选择,倒逼媒体提升新闻质量,回归新闻正道。

推广“慢阅读”理念, 鼓励公众关注报道深度、信息密度与证据链完整性,而非仅被标题或情绪冲突吸引。

平台监管强化与算法优化

社交媒体平台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优化信息传播机制,加强对新闻信息的审核,对于明显的旧闻、虚假信息,及时进行标识或下架处理。平台还可以通过算法优化,引导用户关注高质量、真实的新闻内容,而不是一味推送博眼球、无营养的低质信息。

旧闻当新闻“炒冷饭”,绝非小事,希望媒体能从过往发生的案例中吸取教训,让真实、有价值的新闻回归大众视野,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而非流量游戏中的提线木偶。

校对|李立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