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赖清德上台以来,台当局谋独行动便愈发猖狂。今年三月份,赖清德在一场所谓的“国安高层会议”中大放厥词,将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并出台各种策略阻碍两岸交流,试图在岛内实现“绿色独裁”。

面对这种状况,解放军充分准备,于今早发布新一轮演习公告,进一步威慑“台独”势力。



(东部战区展开演训)

东部战区表示,从4月1日起,将组织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等兵力,多方位抵近台岛,此次演习重点包括海空战备警巡、对海对陆打击、要道封控以及夺取综合制权等。

从这些科目来看,解放军现在的实战化演习,更加贴近真实作战需求了。

这次演习公布方式很有意思,东部战区除了公布具体演训方式外,还特意发了一个动漫短片。短片中,赖清德以毒害台岛的“寄生虫”形象出现,最终被筷子夹着,放在了燃烧的台岛上方。寓意掏空岛屿的寄生虫,最终势必迎来毁灭。

更不寻常的一点是,去年五月和十月举行的演习都有代号,即“联合利剑—2024A”和“联合利剑—2024B”,但是这一次,解放军罕见没有公布代号。

此外,演习开始时间很明确,是本月1日,但是演习持续多久,什么时候结束,解放军这边也并未公布。

对于大陆而言,这一行动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相关演习已经进入常态化了,解放军对于战场环境已经相对熟悉,可以随着演习不断向纵深推进,同时作战能力还能得到持续提升。

总之,相较于前几次,大陆这边的氛围明显更加轻松从容了。



(解放军动画)

然而,台当局这边,却是截然相反。

站在台当局的角度来看,大陆没有公布代号,可能意味着演习的突然性或机密性更高,这种不确定性将让台湾地区“防务部门”更加难以预测和应对。台退役空军副司令张延廷就曾警告,若解放军决定武力收台,可能直接以演习为掩护发起突袭,采取“速战速决”策略,届时台当局最多仅能支撑4天。

所以,此次无代号演习,进一步削弱了台当局对局势的预判能力,更加担忧演习可能瞬间转为实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台当局这边也慌了。日前台媒就表示,台湾“防务部门”首次展开了战费编列会议。这个所谓的“战费编列会议”,主要就是讨论在战争爆发的状态下,如何迅速完成资源调度和财务转换。

台媒还透露,此次会议台当局几乎邀请了台岛所有部门,包括银行、主计总处以及各县市政府,要展开战时资源配置的模拟统筹。

对于台当局而言,这个时候做出这一动作,实际有三重考量。

首先是要应对两岸军事压力,强化自身的防御能力。

此前,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就多次强调,两岸现在是“敌强我弱”的状态,主动权也掌握在大陆手中,因此需要编列特别预算强化战备,之前台当局就曾在2021年提出2373亿元“海空战力提升计划”,目的是应对可能的军事冲突,并试图“以备战避免战争”。



(赖清德)

其次,则是要缓解财政压力,台当局面临常规防务预算的局限性,今年因拉法叶舰案赔偿等收入减少,导致总预算编列困难,部分部门因预算被删减产生争执。如今采用“特别预算”形式可避免挤占社福、教育等常规支出,降低政治风险。

但是,这份所谓的特别预算的编列,当下已经被质疑是为规避年度预算审查压力,同时迎合美国要求台湾地区发展“不对称战力”的呼吁,向美方展示“自我防卫决心”。

最后,也是为了应对外部压力和战略布局。

美国近年不断施压台当局强化防务,特别预算中的采购项目,如导弹系统就被视作是对美方关切的回应,试图在2027年前完成战力部署以应对所谓“大陆攻台时间表”。

此外,台当局亦希望通过军事预算的调整,向国际社会传递“自我防卫”信号,塑造“区域和平捍卫者”形象,但其“以武拒统”策略已经遭大陆明确警告,国台办强调“台独”是绝路,解放军将坚决挫败任何分裂图谋。

总之,此类举措不仅加剧两岸对立,还引发岛内民众对经济负担与战争风险的担忧,进一步凸显民进党当局政策路线对台海稳定的负面影响。

现阶段,外交部已多次强调,一切分裂行径将遭“14亿中国人民迎头痛击”,而此次演习被明确表述为对“台独”势力的惩戒。无代号演习的常态化,更是意味着大陆对台军事施压不再依赖特定事件触发,而是随时可升级为实质性行动。



(解放军军舰)

反之台当局这边,对解放军“由演转战”的担忧,本质上是其长期“以武拒统”政策与两岸实力差距扩大矛盾的体现。解放军通过常态化、实战化演训,既强化了对“台独”的威慑,也逐步压缩台当局的战略缓冲空间。

未来,若赖清德等分裂势力持续挑衅,此类无代号演习必定会进一步频繁化,届时台当局担心的事情,将进一步演变为事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