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张一鸣

绿色已经成为亚洲发展的底色,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多场分论坛与绿色低碳转型密切相关,贯穿论坛的全过程,参会嘉宾纷纷肯定亚洲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取得的成效,倡导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以加速亚洲绿色转型进程。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梳理后发现,从第一天发布的报道《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到第二天举行的“加快构建新能源体系、共创世界绿色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与方案”“高端对话:在世界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电力的共建与共享”等论坛,到第三天的“携手促进亚洲能源转型”分论坛,再到“BFA,AMRO,CGI:投资亚洲转型,迈向零碳未来”“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下一步的行动”“点亮蓝色,共建和平、可持续的蓝海”分论坛,最后到第四天闭幕时的“金融圆桌:转型金融与零碳未来”分论坛,绿色发展是论坛期间讨论最多的话题,占到博鳌亚洲论坛中各种活动的近五分之一。

论坛第一天发布的旗舰报告《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称,通过绿色转型应对气候脆弱性、推动经济增长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亚洲正在开辟一条更具活力和可持续性的增长新路径。

一方面,中国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上取得的成就引来亚洲国家的赞誉,中国企业积极布局亚洲地区的绿色低碳项目,与亚洲国家携手共进,亚洲引领世界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另一方面,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压力,绿色低碳转型还有诸多现实困难需要解决,其中关键的环节是资金的来源和体制的创新。

“转型、携手、金融、制度”,无疑是博鳌亚洲论坛上与绿色发展相关的高频词。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电联理事长辛保安说,亚洲经济增长强劲,能源需求旺盛,过去十年用电量年均增速达5%,远超全球2.4%的平均水平。要充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构建亚洲能源互联网,是实现亚洲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是推进转型的重要主体,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钱朝阳以中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用电差异为例,突出跨境输电对削峰填谷的作用,建议强化国际能源电力电网互联互通的对接,合作共建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启军在论坛期间表示,中国石油的产业结构从以油为主,已经转变为了油气并举、油气并重。对于未来的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石油最重要的是要由油气公司变成一个油气热电氢综合性的公司,促进新能源和油气能源的融合发展,提高电气化率,提高自发用电使用量,发展成为油、气、新能源“三足鼎立”的生产格局。

“全球能源转型是不可逆转的,在实现全球碳中和之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中止。我们现在来到了非常关键的节点。”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表示。

面对充满挑战的未来,选择什么样的转型路径尤为重要。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峰说,亚洲能源转型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但亚洲在绿色能源转型上依然面对着一些挑战。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转型比较慢。亚洲人口占全球的60%,人均GDP发展潜力巨大,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加快绿色能源转型发展。二是能源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亚洲各国的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差距比较大,用电人口还没有实现全覆盖,电网覆盖率有待提高。三是低碳技术亟待提高,目前还有部分技术尚未成熟,需要继续加强创新。

在“携手促进亚洲能源转型”分论坛上,亚洲地区的诸多主权财富基金参与讨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指出,资金和制度仍然是推进全球绿色转型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注重安全性,建议主权财富基金加强合作,研究行动指引,把投资更多放在前沿技术特别是初创技术领域,通过科技最终实现减碳目标,带动更多私人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从绿色电力的共建共享、到绿色技术的携手共进,再到能源绿色转型、金融体系的支持、民间资本的参与,推动亚洲地区的绿色转型需要加快完善相关制度,凝聚各方力量。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传递出来的绿色声音,有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助推亚洲地区加速转型进程。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