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清明时节祭祖上,保佑子孙福满堂。油伞遮雨纸钱扬,哀思袅袅飘远方。又到一年清明,清明不仅时春天的第五个节气,而且清明还是传统节日,在中国,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在古代,清明节前有上巳节、寒衣节,因为它们都挨着特别近,人们就把这3个节日一起过,所以现在的清明节正式整合了寒食的祭扫、上巳的踏青。
而在每年清明,不论多忙,大家都会回老家,给逝去的先人去扫墓。《论语》载:"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上坟是后代履行孝道的重要方式,而且还能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感恩与追思。而且古往今来,人们认为逝者的灵魂仍在另一世界存在,而清明节是阴阳两界沟通的时候,此时给先人扫墓时,焚烧纸钱、供奉食物,他们能保佑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平平安安。而在清明节扫墓时,也是有禁忌的,家里的老人每年清明时都会给我们说:“3人不扫墓,去了家难顺”,今年清明节,这3种人千万别去扫墓,别犯了忌讳!
第一种人:病重的人
墓地一般在山上或者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去一趟墓地很耗费体力,而且古人认为病重的人阳气不足,易受“阴气”侵扰,所以病重的人去了墓地是不利于身体快速恢复的。病重的人在家里给逝去的先人祈祷一下,等自己身体完全恢复后再去扫墓。
第二种人:过了70岁的老人
在民间有句俗语是:“七十不上坟,八十不过寿”,为啥过了70岁的人是不能上坟的。因为70岁以后,身体的机能已经减半了,此时多走一点路,腿脚都会特别疼,而且墓地多位于偏远或崎岖之地,去墓地需要长途跋涉,很容易引发摔倒、体力透支等问题。而且70岁以上的老人,扫墓时会对生死议题更为敏感,扫墓时特别容易触景生情,而情绪剧烈波动可能加重心理负担,严重的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所以为了健康,清明节70岁的老人呆在家里就可以了。
第三种人:3岁以下的小孩
民间认为,3岁以下的小孩“天眼未闭”,扫墓时很容易看到“不干净的东西”,从而吓到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而且有些孩子比较调皮,扫墓时很容易嬉闹,而扫墓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如果嬉戏打闹,很容易导致祖先生气,从而不保佑我们,甚至还会给孩子带来灾难,所以3岁以下的小孩最好不去扫墓。
而在清明节,有哪些人一定要去扫墓呢?民间认为这4种人,在清明节,一定要上坟。
新婚夫妇:新结婚的夫妇,第一人要去给两方逝去的人扫墓,老一辈们管这就做“扫喜墓”,先人扫喜墓,先人会保佑我们在接下来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长子:长子代表着家族主脉,如果长子的爸爸、叔叔、伯伯年岁已高,长子就要承担祭祀主的角色,担起祭祀的主角色,这样才能保佑家族在接下来的日子红红火火。
事业成功的人:人不能忘本,事业成功的人,在清明节,无论多忙,都要给逝去的亲人扫墓,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先人能保佑自己的事业能更上一层楼。
身体健康的人:身体健康的人,在清明节要结伴去上坟,先人看到家族特别强大,他们肯定会非常高兴,同时他也会保佑家族在接下来一帆风顺。
“3人不扫墓,去了家难顺”,今年清明节,“病重的人、过了70岁的老人、3岁以下的小孩”这3种人千万别扫墓!上坟牢记:“3人不去,4人必去”!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一个关注,点一个赞,这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后续胡师傅还会给大家讲解更多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