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3月的最后一天,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执浩走进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做客由南京止一堂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与西善桥街道联袂打造的“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公益文化活动。
下午3时,大厅里坐得满满当当。这里是南京市最大的保障房“岱山片区”所在地:窗外,楼房斑驳发旧;台下,围拢了中学生、青年读者和大爷大妈。上一场讲坛的嘉宾、同为鲁奖得主的著名诗人韩东也来到现场助阵。走进街道、面对居民,诗人可以讲述些什么?
今年60岁的张执浩是湖北荆门人,现任《汉诗》主编。作为中国当代诗坛的重要代表,张执浩的作品以对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化著称,也擅长通过自然意象与生活场景构建诗意的张力。接通传统诗歌,抵达日常生活,这是他最经常谈论的诗歌两大源泉,也构成了此次分享的主要脉络。
“我住在武汉,每天一开窗就能看到黄鹤楼。作为当代诗人生活在黄鹤楼下,真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会让你很有压力,但也因此让诗歌成为俯拾即是的日常。”张执浩的一段开场白,激起了听众会意的笑声。
这次张执浩带来了新书《传告后代人:中国古代诗人的15个关键词》。书中,他拎出“功名、漫游、社交、友谊、传播、登高、悲秋、风骨、雅趣、苦吟、音区、色彩、还乡、归途、传家”等15个关键词,集中描述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孟浩然、王维等中国古代诗人的生命状态。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普通读者理解传统诗歌,并试着透过日常生活体察诗意。
中国曾是诗歌的国度,但对现代人来说,如何读诗成为费解的难题。张执浩认为,诗歌教育不能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今人如何读古诗?他提出三个要点:回到诗人“地老天荒”的人生现场、体会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获得“隔代相望”的深情厚谊。
何为地老天荒?这是交通和通信极不发达的年代里,古人所处的一种浩茫的时空尺度。“《古诗十九首》有‘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讲一位思妇多么珍视远方送来的家书,乃至把它揣到怀中,三年后字迹也没有泯灭。还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牵牛星》),‘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都将最丰沛的情感压缩在了浩渺无垠的时空之中。回到古人的人生现场,想象那种地老天荒的苍茫,感受他人的心跳声,才能领会蕴藏其中的澄澈纯真的心境,和绚丽夺目的诗意光彩。”张执浩说。
“勿以‘他者’的目光看待古人,是走进古诗的第一步。”韩东补充说。
感受诗人豁达乐观的心境,在时空长河中完成精神“接力”,获得他们“传告后代人”的精神遗产,也是诗歌教育的重要维度。张执浩谈到唐代诗人岑参:首次出塞时,他写下《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充满感伤失意之情。公元754年,岑参又一次踏上他的西行之旅。这一次他有了足够的心理和精神准备,不再视西域为畏途,全身心地投身于辽阔壮美的边塞疆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他的诗句变得神采飞扬、豪情雄健,他终于在大漠深处获得了应得的精神报偿,他付出的汗水和热泪浇灌出了人生的真味。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因为岑参爱上了眼前的生活,去凝眸塞外风雪,把远方化作日常,他才终于成就了他的诗歌、成就了他自己。”张执浩说,“同理,纯粹的远方无法弥合现代人的破碎感,我们必须培养对生活的热爱,才能化解存在的危机,否则永远生活在矛盾中。”
因此诗歌不在远方在日常。人们习惯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张执浩反问听众:诗歌为什么必须和“远方”绑定呢?他曾提出“目击成诗”的理念,在诗坛颇有影响。要想“目击成诗”,须以开阔的胸襟、强大的感受力,在熟视无睹的世界里窥见另外一番生活的面貌,发现那些潜藏在生活褶皱里的“小东西”。
张执浩写过一首小诗《你把淘米水倒哪儿去了》,诗中“忙着切彩椒和姜丝”的“我”,“正在给兰草、芦荟浇水”的岳父,和纠结于“你把淘米水倒哪儿去了”的岳母形成了微妙的对比,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张执浩笑称,自己可能是当今诗坛最热爱厨房的诗人了,喜欢逛菜场买菜做饭。但在他年轻时,每每陷入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以至于家人经常担心他会跳江。最终,是生活本身解救了他,他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趣味,和生活内部所蕴藏的真实、美好与良善,赋予他活在世上的“定力”。
“一朵花,许多人看到了却熟视无睹,但你‘发现’了它,用准确恰切的语言呈现了它,你就把生活转化为了诗歌,成为对生活的一种指认和彰显。”张执浩说。
“诗歌就是记忆里的尖叫和回忆时的心跳。”张执浩笑道。诗的存在,让人“如梦之醒,如谜忽觉,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让我们的生活重新焕发出明亮的光彩。我们读诗、学诗、写诗,不过是为了把自己“活成诗”,找到诗意地栖居于世界的那份定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主办方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