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朱雀北区,一场充满温情与担当的救助行动,如春日暖阳,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房。
网格员背着老人下楼
3月27日上午,西安市科委家属院的601室门前,身着红马甲的网格员王青正蹲下身子,准备帮助摔倒后需要住院治疗的冯阿姨下楼。冯阿姨和老伴年事已高,望着六层的楼梯发愁不已。王青毫不犹豫,将老人小心地背上后背,双手在两侧护成“防护栏”,一步步稳健地走下楼梯。五十四级台阶,每一步都凝聚着责任与关爱。网格员和志愿者相互协作,脚步稳扎稳打地在楼道里画着“之”字,仿佛在为老人精心描绘一条通往希望的生命通道。
网格员和志愿者用社区便民服务电动车送老人去医院
楼前,社区便民服务电动车早已等候多时,车内特意铺着软垫,让老人能坐得更舒适。王青细心地调整着安全带,说道:“咱们这‘专车’接送过很多老人,今天护送咱的老党员。”车辆缓缓启动,穿行在老城内的街巷,一路奔向西安市第一医院。冯阿姨感慨道:“这车比救护车坐着暖心,不急不慌的踏实。”
网格员和志愿者把老人送到医院
抵达西安市第一医院后,王青和志愿者马不停蹄地赶到共享轮椅租赁点,为老人扫码租借轮椅。王青贴心地为老人调整脚踏板,告诉老人:“这是医院共建的‘助老驿站’,轮椅30分钟内免费。”随后,两个红马甲推着老人楼上楼下办理住院手续。橡胶轮毂碾过防滑地胶,发出的声响仿佛是爱心的乐章,在急诊楼与住院部划出流畅的爱心圆周。待老人顺利住院后,他们松了口气,默默归还轮椅,准备迎接下一场温暖的接力。
这场救助,只是朱雀北区社区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便民服务车的每一次接送,都在无声中增加着民生的温度,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座城市的温情,为“社区服务”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正如网格员王青所说:“我们背起的不仅是老人的重量,更是社区服务的担当。”在千万基层服务者的心中,始终怀揣着这样的初心。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后背、在窗口前穿梭的身影、总比轮椅先到达的双手,正在书写新时代的“小巷总理”故事,他们用爱与责任,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居民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让社区成为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