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在结束华盛顿的行程后,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开启中国之行,这也是他就任后首次访华。法新社称,谢夫乔维奇此访正值美国政府即将对欧盟加征关税之际,欧盟希望访问有助于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下改善布鲁塞尔与北京的关系。据法新社报道,谢夫乔维奇将在北京停留两天。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访问的目的是促进欧盟与中国之间更加平衡、合作的贸易关系,重点是互惠、透明和互利。”
在关税战上,美国已经成为中欧的共同敌人。当特朗普对欧洲葡萄酒、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时,欧洲就更需要稳住中国市场了。欧洲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增长乏力。为什么经济增速起不来?因为俄乌冲突,让欧洲失去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而特朗普的关税战呢?又让欧洲失去了美国市场。此外,特朗普还要退出北约,要求欧洲增加军费,独自撑起自己的国防,还得持续军援乌克兰。欧洲要想摆脱这种局面,渡过这一段艰难的时间,除了强化中欧合作,就再也没有第二个选择了。
马克龙(资料图)
法国以及欧盟如此急着修复对华关系的原因不难理解,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承担不了同时与中美两大经济体爆发贸易战的代价,但又压根阻止不了特朗普对自己下手。谢夫乔维奇来中国之前,还特意飞了一趟华盛顿,希望向美国表明,欧盟愿意降低对美国的关税,以及购买更多美国产品,以换取特朗普取消加征关税的决定,但对方压根不接茬。在美国摆明了就是要无差别收割盟友的情况下,欧盟最好的退路就是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此番,欧盟贸易专员亲自来北京会见中方,还明确作出了“赞同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的表态,表明了欧盟在对华态度上的两个转变:第一,欧盟不想跟中方扩大贸易分歧,正极力避免同时卷入两场“贸易战”之中;第二,在特朗普密集对盟友出手的背景下,欧盟开始重新定位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寻求在中美之间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但不论欧方到底是何想法,都希望欧盟能够拿出更加理性务实的态度,来看待中国的发展,如此才最有利于中欧关系行稳致远、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马克龙(资料图)
我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在北京同法国外长巴罗举行会谈。双方就中欧关系交换了看法。王毅部长表示,中欧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大于分歧,完全有条件把关系发展得更好。中方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洲坚持战略自主,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中欧建交50周年为契机,总结成功经验,坚持伙伴定位,妥善解决分歧,开展互利合作,共同开辟中欧关系新的前景。巴罗表示,作为世界独立一极,欧洲坚持战略自主,愿同中方开展建设性对话,共同坚持多边主义。
访华期间,巴罗还称中法两国必须“协调促进乌克兰公正持久的和平”,并要求中国“说服俄罗斯带着认真和有诚意的建议来到谈判桌。”马克龙也表示,他希望看到中国在结束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并强调了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关系。虽然对于俄乌问题,中国外交部在新闻稿中只提到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但王部长早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就强调了中方期待所有当事方参与俄乌和谈进程的立场。
马克龙(资料图)
即便是马克龙也开始意识到依靠欧盟自己无法在美国手下翻身,这才希望与外部力量合作,共同推动俄乌和平进程,让欧洲最终坐在谈判桌上,获得决定自身未来安全局势的能力。而中国作为一个友善的外部和平力量,既不干涉欧洲各国内政,又愿意承担大国的国际责任,为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自然成为了马克龙的示好对象。只可惜,马克龙的“觉悟”来得太晚,对于已经被美国抛弃的欧洲来说,局面已经很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