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报道
编辑:桃子
【新智元导读】未来十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飙升至380亿美金。这一次,孙正义又将目光投向更大的赛道,斥资1万亿豪赌美国AI工业园区,让人形机器人干活。
报道称,在「星际之门」放血5000亿后,软银又拿着1万亿砸向机器人!
孙正义将在美国各地创建配备AI工厂的工业园区,用人形机器人助力制造业解决劳动力短缺难题。
机器人军团领衔,AI工厂重定义制造业
在软银的宏伟蓝图中,AI工厂成为核心。
这些工厂将引入能够自主行走的人形机器人,去彻底改变传统生产模式。
据悉,软银正考虑从英伟达采购GPU,并可能引入德国机器人公司Agile Robots的尖端技术。
最终目标是,通过AI大幅减少人工参与,覆盖服务器、空调、汽车、智能手机等多种产品的生产线。
与此同时,富士康也将成为其潜在的合作伙伴之一。
作为全球制造业巨头,它的加入或将为软银的AI工业梦注入强大的动力。这一计划不仅是对技术边界的探索,更是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深远布局。
去年底,孙正义曾在海湖庄园宣布,软银将在四年内投资1000亿美金,聚焦AI以及相关基础设施,预计创造至少10万个就业机会。
他当时表示,特朗普当选让自己对美国的经济信心显著增强。如今,1万亿美元的计划再次将这一愿景推向全新高度。
当然,软银不仅是资金提供者,还在更大项目中扮演关键角色。
今年1月,OpenAI官宣的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的项目中,软银便是重要的股权合作伙伴,孙正义亲自担任主席。
此外,软银的投资版图还在不断扩展。
今年2月,由此牵头为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Skild AI投资5亿美金,专注于开发任务适应性机器人的通用智能。
此前,Skild AI在去年7月已获软银3亿美元投资,构建机器人领域AI模型。
AI军备赛,延伸至新赛道
放大佳都看,超智能自动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
正如Trask行业洞察负责人Jan Burian所言,「人形机器人为美国制造业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未来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当前,LLM的角逐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DeepSeek、Grok 3、Mistral AI模型,纷纷向GPT-4o和谷歌Gemini等顶级系统发起挑战。
但OpenAI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今年1月,其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商标申请,透露出更宏大的计划:AI驱动的智能设备、AR/VR头显,以及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
甚至,奥特曼也紧接着确认,OpenAI将进军AI消费硬件和半导体领域。
这一切,预示着OpenAI正从LLM的领跑者转型为技术全能选手。
OpenAI机器人复兴
对于工业技术爱好者来说,OpenAI重提人形机器人尤为引人注目。
五年前,他们虽关闭了内部机器人部门,但并未放弃这一领域,而是通过投资Figure和1X等公司持续布局。
如今,AI与传感器技术的突破为机器人应用打开了新窗口。
英伟达双线突围
与此同时,英伟达在AI与机器人融合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2025 CES展会上,老黄推出了NVIDIA Cosmos基础模型平台,为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提供AI决策支持。
这个平台不仅能模拟环境并生成真实场景,大幅提升了人形机器人的训练效率。
此外,英伟达还发布了Isaac GR00T蓝图,一款利用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的运动生成工具,依托海量合成数据推动机器人智能化发展。
不仅如此,机器人赛道中,已经遍布来自不同国家的队员。
十年后,380亿美金蓝海
在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豪言,2025年将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并预计未来实现指数级增长。
这款机器人被寄予厚望,有望成为特斯拉继电动车后的又一颠覆性产品。
与此同时,加州初创公司Figure AI也在加速前行。
前段时间,创始人Brett Adcock宣布,其在端到端AI人形机器人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Figure AI已与宝马等大客户签约,计划未来四年交付10万台机器人,并在实际应用中成功测试了神经网络。
另一边,英国公司Humanoid推出的HMND 01机器人,则计划在今年测试轮式与双足平台的Alpha原型,进一步拓宽了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对于制造业而言,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堪称一场革命。
这些智能机器不仅能执行生产、物流和质量控制中的复杂任务,还能与人类协作,提升整体效率,缓解劳动力短缺的压力。
从宝马的生产线到特斯拉的工厂,人形机器人正逐步成为现实。
然而,要实现普及,成本、合规性以及系统整合等挑战仍需攻克。
那些率先布局这一技术的企业,将有望重塑工业格局,树立效率与创新的新标杆。
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飙升至380亿美元,增长潜力惊人。
这一变革不仅关乎生产力的提升,更是对生活方式的重新定义。
参考资料:
https://theindependent.sg/softbank-to-invest-us1t-in-ai-equipped-factories-with-humanoid-robots-to-help-us-manufacturers-in-labour-short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