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各类型产品管理费情况出炉。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背景下,一些浮动费率产品出现了“退管理费”的情况。
南方瑞合三年定开混合2024年年报显示,基金年内发生的管理费为-0.23亿元。基金公司表示,主要是因为去年9月进入三年一次申赎期,由于上一个封闭期没有带来收益,基金全额退还了期内所预收的管理费。
据悉,该基金也是2024年统计的基金管理费中,唯一年度管理费为负的基金。未来,随着浮动费率基金的运作持续推进,类似情况或仍有可能出现。
有浮动费率基金“退管理费”
提及浮动费率基金管理费的收取差异,无外乎在管理费费率之上,或在费率之下。有的与业绩挂钩的产品也表示,倘若计算周期内不达标就会返还管理费到基金资产。这意味着,如果影响管理费收取的条件触发下调或者返还机制,基金在规定时间内的运营绩效可能为负。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已有浮动费率基金实施“退管理费”。根据南方瑞合三年定开混合2024年年报数据,2024年该基金应支付管理费为-0.23亿元。管理费收入为负,不仅是此类型基金的特例,在所有基金的统计当中也是唯一一例。
而从业绩来看,这只基金2024年的表现并不差。Wind统计显示,所有浮动费率基金统计当中,2024年业绩排名前三的是中欧时代共赢A1、A2、A3;紧随其后的就是史博管理的南方瑞合三年定开混合,全年业绩录得23.05%。
不过由于南方瑞合三年定开混合为定开基金,基金合同规定了这只基金在每个封闭期的最后一日,若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小于或等于该封闭期期初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则该封闭期及前一开放期内的管理费全额返还至基金资产。因此,可能出现当期应支付的管理费和净管理费为负值的情况。
由此可见,浮动费率的设置不同于整个年度的结算或比较,有些基金因为要根据特定的评判周期来确定管理费收取是否调整,实际的年报“账单”也会出现差异。即便是管理费实收为正的基金当中,Wind统计显示,所有浮动管理费型基金当中,除了个别份额产品没有固定管理费率之外,实际发生的管理费应支付额普遍低于年末规模对应管理费率的测算值。
浮动费率基金2024年业绩差距明显
前述基金当中,部分产品年度业绩排名靠前,但由于管理费的浮动收取机制不同,对当年的管理费实收影响较大。但对于一些产品的浮动费率机制来说,却与业绩深度绑定。从这些产品的年度业绩来看,首尾差距也十分明显。
Wind统计显示,目前有216只浮动费率型基金与业绩挂钩(统计所有份额)。从主动权益类基金来看(统计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基金),有87只基金。前者来看,首尾业绩相差近40个百分点;后者来看,首尾业绩相差超30个百分点。
从主动权益类基金来看,Wind统计显示,大成至信回报三年定开去年的业绩录得22.30%,东方红启程三年录得-12.29%,首尾业绩相差近35个百分点。
这两只基金的浮动管理费率政策中,均有业绩报酬的加成项目,即按照对应份额的区间业绩目标,已达成的将收取额外的报酬,相当于将超额业绩中的一小部分返给基金公司。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从基金公司方面获悉,前者暂时未到开放赎回期,目前仍以基础费率执行收取,不涉及业绩报酬加成;而后者虽然开放申赎,但要根据持有人赎回时的平均业绩水平来测算是否提取业绩报酬。
当然,这些业绩差异较大的基金在资产配置以及产品策略上也有很大差异。有分析指出,这与基金经理的个人风格以及投资能力圈绑定较深。但就浮动费率基金的推行来看,的确也促成了管理人和投资者共担利益与风险的范式,未来也会持续激励基金经理发挥主动管理能力,保持业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