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美网友在小红书开启“对账式”互动之后,中外民间交流再现新样本。近日,美国网红“甲亢哥”开启中国之旅,在全球互联网引发“中国热”,不但让他本人获得了“野生外交官”的新绰号,还让全球网民感叹:“原来中国这么有趣!”“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中国!”


3月24日,当顶着爆炸头的“甲亢哥”出现在上海外滩,立即抓住了全球网民的眼球。6小时的直播,就吸引了560万人观看,收获上万条留言。


在乘坐时速350公里的中国高铁时,“甲亢哥”惊讶地发现,即便穿越隧道,2K画质直播仍流畅无卡顿,高呼“中国赢麻了”。


在北京,“甲亢哥”登上了长城,穿东北大花袄逛了故宫,他还品尝了豆汁,面露痛苦的表情,并与当地居民热情互动。


在河南,“甲亢哥”投身少林寺学起了铁布衫。他还大喊着“师傅不用手下留情”,直到被少林棍法打出了“表情包”。

“甲亢哥”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名字?


公开信息显示,他是一位出生于美国的黑人小伙,早在5年前,就凭借着各种花式整活而成为不折不扣的网红界顶流,如今虽然只有20岁,但在知名海外自媒体平台已坐拥了3700万粉丝。他的网名叫做“IShowSpeed”,翻译过来就是“我炫一波速度”,非常逼真地描绘了他的形象。由于他在直播时的表情极度丰富,情绪似乎时刻处于“爆炸状态”,中国网友就给他奉上了“甲亢哥”的戏称,他似乎也并不讨厌。

对于“甲亢哥”的中国行引发的反响,3月26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专门发文表示祝贺。推文中写道,“IShowSpeed开启了中国之旅,已经吸引全球广泛关注,这表明数字网红们正在弥合文化差距,为外国观众了解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创造新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该推文同时标注了“#240小时免签”的标签。这其实是一项中国政府为便利外国人出入境、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而实施的政策,全名叫做“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从去年12月份开始实施,如今已覆盖了美国、英国、俄罗斯、巴西等54个国家。其中明确:这些国家的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或地区时,可以从24个省市自治区的60个对外开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来华,并在规定区域停留活动不超过240小时,也就是10天。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甲亢哥”的中国行直播之所以能火爆全球社交媒体,有三个因素。其一是博主本身就是网红界的顶流,自带流量标签;其二是内容有趣,他的展示和表述方式很容易打动人;其三就是因为他对于中国城市的展示,是无剧本、无滤镜的,是完完全全真实自然的状态。通过这次直播,很多从未来过中国的海外公众看到了中国、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同时,很多中国网民也从博主的展示和海外网民的留言中感受到了满满的文化自信。正如网友所言,“它让世界认识中国,也让中国认识自己。”


事实上,通过无剧本、无滤镜式的视频或直播来展示真实中国,这样的外国网红,“甲亢哥”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此前,加拿大博主瑞安、法国人里昂,都凭借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通过视频分享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不久前,中美网民在小红书上晒生活、搞对账,让更多人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自来看看”。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随着更多便利来华政策的落地实施,越来越多的海外博主开始抢滩登陆中国。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老外跟团游”,而是选择带着相机独自踏上旅程,大胆探索,去感受最真实的风土人情。如今,宣传中国旅游的主力军已经变成了这些海外“自来水”。

张志安认为,当网红成为文化传播的民间大使,也为我们创新传播理念、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总体上来讲,对于外国博主来华做直播、讲述中国的所见所闻,我们应该持开放态度、并且乐见其成。但同时也要留意甄别,对于部分容易产生误导的表述和镜头,应当要适当作出说明或澄清,以免让海外公众固有的刻板印象进一步固化。此外,“甲亢哥”在走访各个城市时选取的场景、作出的表演,也体现了海外公众的视角,对于当地政府来说,也是一个观察的窗口,应当珍惜这样的机会,好好琢磨一下城市的发展和宣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和角度来发力。

看看新闻记者: 金梅 翟静 阮丽

编辑: 阮丽 翟静

责编: 金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