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黄金72小时”已过,缅甸震中曼德勒大量建筑坍塌满目疮痍
3月31日获悉,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与巴基斯坦总理通话时表示,缅甸强震目前遇难人数为2065人。
卫星影像拼图显示的是地震前的缅甸曼德勒阿瓦大桥(左)和地震后的曼德勒阿瓦大桥(右)的对比画面(地震后画面3月29日拍摄)。 新华社发(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3月31日清晨,震后的缅甸曼德勒一隅(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才扬 摄
3月31日,缅甸曼德勒,建筑在地震中倒塌。
3月31日,缅甸曼德勒,寺庙在地震中受损。
驰援缅甸地震灾区,中方救援队与时间赛跑
3月28日12时50分许,缅甸发生7.9级地震。中国救援力量随即与时间展开赛跑:集结、飞赴、抵进、施援……在曼德勒、在内比都、在仰光,都有中方救援队忙碌奋战的身影,与之相伴的,还有频频传来的幸存者获救的消息。
3月31日,中方救援人员在缅甸曼德勒开展救援。 新华社 蒋超 摄
3月31日,中国救援队和公羊救援队合作在缅甸曼德勒天空公寓救出一名幸存者。 新华社 苗觉梭 摄
3月30日,缅甸曼德勒,中国救援队队员在长城饭店开展救援。 新华社 才扬 摄
中国政府首批援助物资抵达缅甸
3月31日,中国政府向缅甸提供的首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物资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启运。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记者从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了解到,首批援助物资主要包括1200顶帐篷、8000条毛毯和4万余个急救包,以包机方式运往仰光。中方还将向缅方提供饮用水、方便食品等急需物资,正在抓紧组货,将于近日陆续运抵灾区。
3月31日,中国政府首批援助物资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新华社 亨曼 摄
缅甸内比都:灾后生活
3月31日,缅甸首都内比都,一名女子在土路边做晚饭。 新华社 王申 摄
3月31日,缅甸首都内比都,地震受灾民众在土路边的树林中过夜。 新华社 王申 摄
3月31日,缅甸曼德勒,人们席地而卧。
世卫组织:以最高级别紧急行动响应缅甸地震救援
世界卫生组织3月30日发布新闻通报说,强烈地震“摧毁”了缅甸中部,扰乱卫生服务,将数以千计的民众置于危及生命的伤害和疾病暴发的风险之中,该组织正以最高级别的紧急行动作出响应。
3月31日,缅甸曼德勒一家医院,患者躺在室外的临时床位上。
3月31日,缅甸首都内比都的千床医院,2岁的泽內阳武在临时病床上接受治疗。 新华社 王申 摄
3月31日,缅甸首都内比都的千床医院,地震伤员在树下的临时病床上接受治疗。 新华社 王申 摄
缅甸宣布全国哀悼周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3月31日发表声明说,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当天宣布,将3月31日至4月6日定为缅甸地震全国哀悼周。声明说,在此期间,全国降半旗志哀。
3月31日,位于缅甸首都内比都的国家邮政总局降半旗志哀。 新华社 王申 摄
意大利一特斯拉展厅发生火灾,17辆车被毁
3月31日,位于该国首都罗马市郊的一处特斯拉汽车展厅当天凌晨突发大火,至少17辆电动车被烧毁。据悉,火灾发生在当地时间凌晨4时30分左右,消防人员和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因火势迅速蔓延,展厅内17辆汽车被烧毁,建筑结构受损。
3月31日,意大利罗马,发生火灾的特斯拉汽车展厅。
3月31日,被烧毁的电动车。
2025年汉诺威工博会开幕,聚焦工业人工智能
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3月30日晚举行开幕式。今年展会主题是“赋能工业可持续发展”,将聚焦人工智能、能源转型等议题。
3月31日,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的展台。
3月31日,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一名女子经过电子显示屏。
3月31日,一名参观者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观看展品。 新华社 张帆 摄
黑龙江鸡西:兴凯湖即将迎来全面开湖
近期,随着气温回升,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的淡水湖泊兴凯湖即将迎来全面开湖,景象美丽壮观。
3月31日,部分湖面仍处于冰封状态的兴凯湖。 新华社 谢剑飞 摄
3月31日,游客在兴凯湖畔的冰层上游玩。 新华社 谢剑飞 摄
繁花树下画春笺
春日气温回升,各地繁花绽放,人们寻芳正当时。
3月30日,四川省阆中古城古院落天井中的树木吐新绿、开春花。 新华社 李向雨 摄
3月30日,游客在杭州西湖景区乘船游玩。 新华社 周学军 摄
赏樱
近日,各地樱花迎来盛花期,花海如云似雪,游人纷至沓来,尽享浪漫时光。
游人在无锡市太湖鼋头渚风景区观赏樱花。 新华社 季春鹏 摄
3月30日,人们在美国华盛顿潮汐湖畔赏樱。
3月31日,人们在日本东京千鸟渊公园划船赏樱。
原标题:《缅甸强震已致该国2065人遇难,缅方宣布哀悼周,中国政府首批救灾物资运抵交付》
栏目主编:徐佳敏 图片来源:新华社/IC photo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