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4月刊来了!




本期随刊附赠

一张双面大海报+一张小海报

【大海报】



【小海报】



【焦点】

她力量


从家庭中出逃的她,并非要奔赴另一个男人带来的浪漫爱幻觉,而是要去行使女性的投票权,用选择告诉我们,女人们即便“闭上嘴巴也可以歌唱”。身为律师,拷问过性侵案受害者但最终又变成受害者的她告诉我们:“看看你的左边,看看你的右边,每三个女性中就有一个遭受过性侵害。”

她们的故事并不孤立。当我们把“她”这个汉字拆解,就会发现这是无数个“女”性,“也”都经历着的相似的故事。

这个三月,这种“也”同样在银幕上流动着,2023年的意大利电影票房冠军《还有明天》,从1940年代的罗马庭院流动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女性的处境即便跨越世纪与国度也仍有共鸣。舞台剧《初步举证》作为第一部正式引进国内电影院线的NT Live,也让我们感受到那种呼应于舞台上下、银幕内外的女性叙事的“正发生”。

她们的“也”当然不仅仅为我们标识出伤痕,我们选出新世纪以来最具代表性的100部女性影视作品,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她们,“也”充满力量地在银幕上泼洒出属于女性的画帙。

我们将分上下两期,回顾进入新世纪以来,属于她们的故事。







朱迪·科默

与被喊着“小薇”(《杀死伊芙》)走上艾美奖红毯时不同,最近三年,朱迪·科默选择以另一种方式让人们重新认识她。

在戏剧《初步举证》中,她独自一人在舞台上表演了整整 100分钟,讲述一个名为泰莎·恩斯勒的女律师在遭遇性侵后为自己作证,为真相而斗争的故事。她不仅征服了有800个坐席的剧院现场,更通过NT Live的录制传播,征服了全球上亿观众。

作为一名英国演员,朱迪·科默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戏剧教育,她没有学过声音或动作。但这不重要,此刻的她就是自己最好的证明。


【专题】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舞台即银幕

《初步举证》近期在中国的热映,不仅引发了大众对于女性法律权益的关注,也让更多人认识了戏剧舞台录制影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NT 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便是“戏剧转影像”的国际著名品牌,虽然《初步举证》是其首部在中国主流院线公映的作品,但在过去的十年,NT Live早已在文艺圈里大名鼎鼎,经常在艺术影院、剧院、文化中心与受众见面。

2017年就有十部NT Live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弗兰肯斯坦》,汤姆·希德勒斯顿的《科里奥兰纳斯》……都是明星名剧。在媒介多元融合的时代,NT Live代表了一种趋势,当银幕与舞台的边界奇妙地消弭,几千年的戏剧和一百多岁的电影仿佛都迎来了新生。



【视界·第一眼】

《阿凡达:火与烬》

自去年暑期《阿凡达3》公布官方片名“火与烬”并正式定档今年12月19日以来,“一举一动”皆备受瞩目。

相较划时代的第一部,三年前上映的《阿凡达:水之道》由于创新性不足和剧情平庸老套,票房和口碑皆有所下滑。不过,引领3D技术变革的“阿凡达”系列,已经不只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更是众多影迷心中的一份情怀——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怀念与朋友一同观影的美好时光。

庞大的粉丝基础加上卡梅隆一贯的精耕细作,《阿凡达3》有望超越前作甚至超越首作。


《奥德赛》

2025年二月底,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美国环球影业出品的《奥德赛》于摩洛哥开拍。

作为诺兰在奥斯卡奖上大获成功的《奥本海默》后的第一部新作,同时也是他导演生涯的第13部电影,《奥德赛》一如既往地引发了全球媒体和影迷的强烈关注。

更何况,此次诺兰延续了《奥本海默》的全明星豪华阵容打法,又一次性聚齐了包括马特·达蒙、“荷兰弟”汤姆·霍兰德、赞达亚、罗伯特·帕丁森、安妮·哈瑟维和查理兹·塞隆在内的十余位欧美著名影视明星和演员,于明年为全球观众上演一出神话动作史诗。


【首映】

《我的世界大电影》

自2009年上线以来,《我的世界》的存在意义早已超越普通游戏,成为全球现象级的文化符号。它没有既定目标,也没有线性剧情,只有无限延伸的像素方块和充满可能性的世界生成机制,就这个意义而言,将其搬上大银幕本身就是一道高难度命题:你无法还原所有人的“我的世界”,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方块宇宙。

4月4日同步北美上映,由华纳兄弟与传奇影业联合出品、杰瑞德·赫斯执导的《我的世界大电影》,选择了一种颇为稳妥的方式切入:影片并不试图讲述“唯一正确的冒险”,而是将一组“现实世界的怪咖”投放进那个人人熟悉的“我的世界”,呈现成千上万种故事中的一种可能性。

这种处理无疑是开放世界游戏改编电影最自觉也最聪明的选择,因为这与游戏精神高度契合——开放、包容、鼓励个体创造,以此来致敬每一个《我的世界》玩家的无穷创造力。

4月刊,将带来杰森·莫玛、杰克·布莱克专访!


【剧集】

《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

弥漫着异域风情的壁画墙纸,神秘吊诡的配乐,缓缓移动的镜头里充满了暗示角色命运和剧情走向的隐喻细节……这熟悉的片头一出来,我们就知道是HBO迷你剧《白莲花度假村》回归啦。

今年2月16日,《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正式开播,首集在一周内就累计观众超过1020万,比第二季首播同期增长92%,成为HBO Max历史上首播成绩第二高的回归剧,仅次于《龙之家族》。截稿时刚刚播完第四集,收视率依旧节节攀升,3月16日当天收视人数已达本季最高340万人。

第一季开播即爆火,次年横扫十项艾美奖、两项金球奖,第二季也斩获颇丰,毫无疑问,《白莲花度假村》已成为后疫情时代最受欢迎的剧集之一。一部每季只有六七集的迷你剧为什么会如此名利双收,还要从头号幕后人物说起。

4月刊,还将带来凯莉·库恩专访!


继《重启人生》大热之后,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编剧笨蛋节奏,再次为日本电视台“周日剧集”(日曜ドラマ),创作了这部号称拥有“科幻史上从未有过的小场面”、描写“本地外星人的人间喜剧”——《热点》。

与《重启人生》以“反复重生+平凡人生”作为基本设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热点》将外星人、未来人、超能力者的随意穿插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嫁接在一起,连同草蛇灰线的伏笔设定、虚实相间的幽默笔触,生成了一种独属于笨蛋节奏的、既天马行空又接地气的戏剧效果与人生意味。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编剧风格,因微妙契合了当代人解构传统、重塑意义的现代性诉求,而获得观众的认可与喜爱,也昭示出荒诞外表下真切的时代意涵。


【专题】

粗野的美:从电影到建筑

拿下三个奥斯卡奖的《粗野派》是近期最热门的电影之一。然而,其片名应该译为“粗野主义者”才更为贴切。

在电影《粗野派》中,粗野主义不只是一种建筑语言,更是深刻反映人类经验的艺术手段。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了建筑如何塑造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如何在无声中讲述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故事。

电影的叙事和视觉风格让我们重新审视粗野主义本身,以及其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证明了即便是最冷硬的材料也能表达最温柔的人心。《粗野派》不仅在电影艺术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也为我们理解和欣赏这一风格提供了新的视角,让粗野主义在现代文化史上焕发新的光彩。



柯南·奥布莱恩

从开场秀《我才不会浪费时间》到颁奖间歇求工作的塑料中文段子,61岁的柯南·奥布莱恩完成了首次主持奥斯卡典礼的任务。在艾美奖、MTV电影奖和白宫记者协会晚宴之后,他又一次填补了自己顶级盛事主持的履历表。

对一个有几十年脱口秀主持历史的名嘴而言,奥斯卡阵仗虽大,其实没什么难的。从1993年从大卫·莱特曼手中接过深夜秀话筒起,柯南注定要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话事人”。《柯南·奥布莱恩深夜秀》 (1993–2009)、《柯南·奥布莱恩今夜秀》 (2009–2010)、《柯南秀》 (2010–2021),三档重头节目紧密衔接,他经历了美国电视史的起起落落,28年的时长,更让他成为活跃在美国、工作时间最长的深夜脱口秀主持人。

与许多名嘴的犀利、尖刻、咄咄逼人不同,柯南的主持风格更随性,善于在轻松和沉重话题间无缝切换,充满一种“尴尬、自嘲的幽默”(《纽约时报》)。也正是这种范儿,让他走下电视神坛后很容易融入时下流行的节目模式。

在播客《柯南·奥布莱恩需要朋友》中,他继续随心所欲,即兴创作。他在流媒体Max上还有个旅行节目《柯南·奥布莱恩永不止步》,既像小品,又像他脱口秀时代的街头随机采访,扯闲篇的同时融入了超现实、爱恶搞的一贯作风,反而给他留出更多发挥空间。在“说说说”这件事上,柯南从未停下来。


【影响】

吉恩·哈克曼:反派与反英雄

2月26日,好莱坞著名演员吉恩·哈克曼及其妻子贝琪·荒川被发现死于圣达菲的家中。两人的死因颇为蹊跷,尸体被例行前来检查的维修工人发现时,部分尸身已经木乃伊化,但两人的身体都没有任何外伤,屋内也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

经过尸检,警方最终确认贝琪是因感染了一种罕见的病毒于2月11日去世,而患有严重阿尔茨海默症和心脏病的哈克曼无人照料,在一周后离世。一代影帝最终如此落幕,令人不胜唏嘘。


【画外·看世界】

伦敦南岸,迷影中心

BFI南岸影院作为伦敦最受欢迎的电影院之一,早已成为很多影迷的“快乐老家”。近期,其主办方英国电影学会(British Film Institute,简称BFI)发布了一条官方通知:自2025年4月1日起,BFI 南岸影院的青年票(16至25岁)将从原先的3英镑上调至4英镑。

这一调整标志着自2016年以来持续了九年的“三英镑看电影”时代正式落幕。尽管4英镑的电影票在当今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下仍属低廉,但这一价格调整仍在伦敦本地青年影迷和中国留学生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反响,许多人戏称“天塌了”。

为什么这里的电影票如此便宜呢?在影院众多和迷影文化盛行的伦敦,BFI又是如何成为影迷心中的文化地标的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