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菲警方逮捕,移交给了国际刑事法院。这位曾以"禁毒战争"横扫菲律宾政坛的铁腕人物,如今身着囚衣现身海牙法庭,面临国际刑事法院(ICC)181项反人类罪指控。
正当人们认为杜特尔特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之时,杜特尔特律师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称他们已经找到了推翻国际刑事法院诉讼的证据。
3月28日是杜特尔特的80岁生日,在这一天,杜特尔特的支持者们组成车队,在菲律宾街头鸣笛示威,挥舞菲律宾国旗,还举着写有“带他回家”的标语牌。
杜特尔特的支持者还在南部城市达沃举行了烛光集会,达沃是杜特尔特家族的根基,杜特尔特曾三次担任达沃市长,并且在被拘留前宣布再次竞选这个职位。
在菲律宾境内掀起抗议浪潮的同一时间,杜特尔特的长女、菲律宾副总统莎拉仍在海牙奔走呼号,她表示菲律宾民众的支持,让杜特尔特更易忍受如今的挑战。
不过,杜特尔特的困境也是显而易见的。国际刑事法院称,他们掌握了杜特尔特在“禁毒战争”期间的大量罪证,包括法医鉴定报告、目击者证词、内部通讯记录在内的完整证据链。
特别是2023年曝光的菲律宾缉毒署前官员证词,直指杜特尔特总统府曾下达“格杀令”。在这种情况下,杜特尔特极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在监狱中度完余生。
然而,杜特尔特法律团队,如今找到了“翻盘”的机会。据联合早报3月31日报道,杜特尔特法律团队的王牌,是2019年3月菲律宾正式退出《罗马规约》的法律时效问题。
首席律师考夫曼在3月30日声明中强调,国际刑事法院对2019年3月16日之后的案件丧失管辖权,而所谓反人类罪指控恰涵盖该时间节点。
简单来说,杜特尔特团队指控国际刑事法院存在程序瑕疵,这或许可以从根本上瓦解检方指控。
但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罗马规约》第127条,退出需满一年方能生效,且不影响退出前已接受调查的案件。
菲律宾于2018年2月收到ICC初步调查通知,这意味着2019年3月前的涉案行为仍属管辖范围。双方对管辖时间的认定分歧,将成为下一场听证会的核心辩题。
需要注意的是,杜特尔特遭此劫难,极有可能是小马科斯政府的授意,美国在很大程度上也介入其中。美国国务院虽未公开表态,但其资助的菲律宾人权观察组织,正是主要证据来源方。
如今,杜特尔特需要战胜至少三个对手,国际刑事法院,小马科斯政府和美国。只有这样,杜特尔特才能重见天日。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审判都已创造多项历史。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国际刑事法院正成为美国及其盟友清除异己的政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