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男人背叛婚姻了,离还是不离?#
为什么出轨的人可以一边晒恩爱,一边找乐子?他们是天生演员吗?
当一个人内心的愧疚强烈到无法忍受时,他就会在外人眼里表现出一种不一致的割裂,让人难以理解。
而这份愧疚往往来自于他内心爱恨无法统一的现实,当他越想掩饰在婚外情里爱恨的失调,便越容易呈现出一种病态的“双重人格”。
你不解一个人为什么可以如此过分,竟然可以一边出轨,一边依然耐着性子在和身边的伴侣演着恩爱戏码。
可事实是——
出轨者的演技越自然,演戏演的越没有表演痕迹,反而越能说明他内心在出轨时离自己真实的一面有多远,远到他自己都忘记了。
虽然他把“婚外出轨者”和“婚内丈夫”这两个角色都扮演得炉火纯青,但很遗憾,这两个人都不是真正的他自己。
真正的他自己,早在和第三者和婚姻伴侣两段关系的爱恨纠缠中渐渐迷失了。
1
为什么出轨者会有“双重人格”?
简单的享乐主义,这可能是我们对出轨者最容易有的想象。
可实际上,出轨的人的底色往往是复杂且十分悲凉的。
他们的悲凉体现在无法把内心真实的爱恨同时释放在同一个人身上——
如果我们把爱与恨理解为一个人本源的生命力,那我们就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人内心十分挣扎,无法做到敢爱敢恨,而是必须把爱恨分裂,这个人的生命力迟早会渐渐枯竭。
出轨者就是在婚外情里逐渐丧失生命力的典型代表:他必须逼迫自己把“恨”全部留给婚姻,把“爱”全部留给第三者。
外人看上去觉得他是“恨”婚姻,渴望抛弃伴侣,认为婚姻没有价值,但其实他内心里依然对婚姻里的伴侣有着难以启齿的“爱”。
我们不得不承认,婚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会给人归属感和秩序感,这建立着一个人的深层安全感,同时“爸爸”“丈夫”这也是他身份认同的根基,没有了婚姻的保障,他就完全是社会里没有根的浮萍。
除此之外婚姻里的有烟火味的生活细节:
比如和和气气的一家人,谁人都会羡慕欣赏;
大大方方的出席社交场合,不用躲躲藏藏;
两个人一起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相濡以沫的回忆,这都是他难以放下的。
但这些他深深依恋着的“爱”在他出轨后他就不允许自己去感受了,因为只要一感受他内心就会非常冲突,他的大脑在认知上解释不了一个问题:既然爱,你为什么要出轨?
那肯定是这段他爱的婚姻有让他不满意的地方啊,那些积攒着的不开心他不知如何表达,所以就通过找一个第三者来去发泄内心的这些不满,然后在和第三者相处时他以为第三者是可以接住他负面感受的那个人,婚姻里的伴侣接不住他。
他对第三者的爱依然来自婚姻,而且更具体来说是源自对伴侣接不住他的那份“恨”的夸大想象,他内心对婚姻不满越多,第三者帮他排解的越多,他就越误认为自己更爱的是第三者。
同时在潜意识的煽动下他也时不时的让周围人知道他的婚姻依然很好,不是因为他在欺骗你,而是他确实内心深处依然需要这份婚姻,依然需要你,只不过他不敢承认。
而那份不被承认的爱被他错误的放置在了和第三者的关系里。
所以他对同一个人的真实的爱恨被放置在了两段关系里去体验,他当然会有两副面孔。
而且他对第三者也不是真的爱。面对第三者,他看上去是热烈的,偷偷摸摸的和第三者见面,给第三者花钱,对第三者更上心,看上去,似乎,好像,也许,他是爱第三者的,对吗?
不,其实他内心也隐藏着对第三者深深地蔑视,但这份蔑视他不敢去觉察,因为但凡他觉察一些,他也会意识到其实对第三者的瞧不起其实是因为他最瞧不起的人是那个忍受不住一点诱惑的他自己。
但凡他体验到一点对第三者的恨意便会非常恐惧,害怕看见与第三者同流合污一起堕落背叛婚姻、背叛早日忠于婚姻的他自己的事实,尽管他确实是这样。
所以我们看到出轨者无论是对妻子,还是第三者都无法自如的释放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
他看上去爱第三者,但他对第三者也有着难以启齿的恨意。
他看上去渴望远离自己的婚姻,但他确实也对婚姻里的伴侣也有着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爱意。
但爱恨其实是一体的,不论是对第三者的恨还是对妻子的爱,其实都来自于最初的婚姻,婚姻才是他最初希望投注爱恨的场所。
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他失败的,所以就转而外求,渴望自己的爱恨情感能有一个家。
2
为什么出轨者宁愿“演”
也不表达在婚姻里的不舒服?
我们可能会接着问,那既然你在婚姻里有不舒服的地方,你告诉我就好了,你干嘛把自己逼到婚外情的境遇呢,你意识到了你就得刹车啊,扮演两个人格,你不累吗?
我们与其说他在演,不如说除了演,他们找不到更好的与自己内心真实的爱与恨相处的方法。
在婚外情里他必须把自己的真实感受隐藏起来,在婚姻里对妻子过分的好,加倍的体贴,才能补偿对妻子隐藏的愧疚。而这份愧疚一方面来自自己出轨的歉意,他想要去补偿。
另一方面,他的愧疚也来自他其实也非常的恐惧体验到的对妻子的不爽:什么,我竟然对我妻子有大骂她一顿的念头,我竟然会想要让她不好受?——这些念头也太可怕了。
如果我把我的不开心讲出来,她会不会觉得我很脆弱,她会不会觉得我心理不健康,她是不是会打从心底里小瞧这样的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会很恨她。
这些可能性当然来自于想象,可也是反映了他们真实的恐惧。
若一个人惧怕对爱的人表达负面感受,他就会越恐惧他内心的那些不满是不是会给爱的人带来困扰,严重的时候会不会反过来报复他、抛弃他?
很多出轨的人都是那些看上去脾气很好,甚至还有点老实,他会在出轨时越来越害怕被压抑着的真实感受:那些感受可能是施虐的、惩罚的、失控的、残忍的,他自己不接受自己竟然会有这样的感受,也不敢放在婚姻里去体验。
当我们对我们尽心尽力好的人有恨的时候,一个心理健全的人本身就会有愧疚,这是内疚感,非常正常。
为了保护这段关系里原本存在的“爱”,他就会想到离开,把自己在关系里体验到的冲突的感受投注在新的人身上,他心里的愧疚就会少很多。
但如果你明白深度关系的意义,你就知道,其实冲突才能让关系更亲近,吵过架的人,能吵起来的伴侣其实比那些不怎么吵架的人更恩爱。
因为只有恨意真正的出来的时候,真正的对一个人的爱才会出现。
3
如何能剥开“演”的外壳,
看清出轨者的内心?
所以啊,回到一开始,别以为出轨者在出轨时是享受的,相反,他是卑微的,只不过这一面我们很难看到。
他得让既得让妻子开心,也得让第三者开心,妻子让他不开心了他找第三者发泄,第三者让他应付地疲惫了他就回家去找妻子的安慰,他需要了解第三者的喜好,又得懂妻子的雷点,和妻子在一起时一副面孔,在第三者那里又切换了一个新面具。
我们厌恶出轨,其实是在厌恶一个人在我们心理分裂成两个面孔那种前后不一致的认知冲突感,这是大脑本能的反应,还会下意识的把这种行为贴上虚伪、假、演的标签,总是就是非常排斥。
所以出轨的人到底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呢?
我们看出轨者,往往是带着“如果我是被出轨的那个,我会怎么看出轨者?”的思路,先把自己代入被出轨方去再去考虑出轨者的视角。
这样的视角只能让我们看到他的最终行为而不是他的内心。
我们从行为来看,他就是一个铁板钉钉的出轨者,需要去道德谴责,这是来自道德对我们每个人的约束,这会阻隔我们包括出轨者他们自己去读懂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不利于婚姻的重归于好。
但是如果你是带着下面这个视角去好奇一个出轨的人,也许有助于你去理解出轨者的行为逻辑:
为什么一个人明知道有道德约束,也知道突破了这个约束他有可能会遭到惩罚,但他依然还要突破这个约束呢?
有可能是他认为他必须要打破固定的设置,他才能感觉到那份强烈的被关注的感觉。
不打破设置,不去犯什么错就无法触及到他心里面深深地渴望。
其实好多出轨的人内心的渴望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渴望都会被满足,这些渴望与爱恨有关。
比如能够在亲密关系里感受到被关心,被重视,被宽恕;也能去坦诚的表达不痛快,偶尔也可以让伴侣不痛快。
但是外界的压力和期待让他必须端着,撑着,不能松懈,当这些驱动力在婚姻里无处放逐时挫败感就会累积,他会试图无视婚姻的规则来去释放这些冲动。
他试图在用出轨来让自己的爱恨达到整合,有些出轨者甚至还会对出轨成瘾,这样的人看上去无视规则,其实内心非常渴望有个人可以站出来惩罚他,管教他,制止他,告诉他不要再出轨了。
可以理解为他一边出轨同时也渴望能够停止出轨,就像成瘾抽烟、游戏、食物的人,他们一边享受一些快感的出现和痛苦的减退,一边有内心谴责自己怎么就是戒不掉呢?
这本质还是和内心渴望无法被满足、情绪不被缓解有关,说到底,步入婚外情的人很难驯服和爱恨有关渴望,他内心里经历着以他现在的心智化能力还无法承受的压力。
如果你能注意到他的言行不一致,一边出轨又一边害怕被抛弃,你可能才能意识到也许他才是最脆弱,最迷茫的那个人。
我们看清一个人不难,难的是在看清一个人还对这个人抱有着谅解。
出轨的人需要被谴责,因为他确实给最爱他的人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害,他们欺骗,隐瞒,但我们不要停留在这些行为层面上,而是要看为什么一个人明知婚外情没有好下场但他还是这么执拗,他有什么感受很难去表达?他在理解自己上又有什么困难?
当我们去尝试理解一个做了我们不喜欢的事情的人时,我们也会慢慢发现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渴望是什么,需求什么。
也许被出轨的人要的不多,她想要就是一份诚意满满的道歉。
她们那么渴望看破出轨者欺骗的行为下到底在想着什么,也许是希望听到他在出轨后对我是有愧疚的,我被伤害的感受被看到了,也就足够了。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