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晚报
3月29日,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专科医联体建设合作签约仪式暨邯郸市远程病理诊断中心成立授牌仪式在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应建明,营养科主任李素云,病理科主任医师、廊坊院区病理科主任冯晓莉等一行9名专家莅临邯郸指导工作。河北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淑霞,邯郸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玉成,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桂英等出席活动。仪式由党委副书记于雪斗主持。来自邯郸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计28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签约仪式上,李桂英在致辞中表示,医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全方位学习借鉴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先进理念、精湛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等,加大对病理学科在技术创新、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力度,强化在肿瘤病理诊断、病理学科数字化转型和区域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依托邯郸市远程病理诊断中心将优质的病理诊断资源逐步覆盖至基层各级医疗机构,加快邯郸市肿瘤疾病区域治疗中心综合承载能力和医疗保障能力的建设,为冀南地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连续的整合型医疗服务。
应建明在讲话中指出,病理科专科医联体的构建,既是提升区域医疗水平的“捷径”,也是推动医疗均质化的创新实践,通过技术赋能、人才共育、数据共享等多维联动,将为打造全国病理专科医联体协作示范案例提供样板经验;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推进病理诊断技术、规范诊断流程及前沿学术理念等向基层延伸,推动区域病理诊断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肿瘤患者的精准诊疗提供关键支撑,带动邯郸市病理学科的快速发展。
张玉成宣读了《邯郸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同意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建立“邯郸市远程病理诊断中心”的批复》,并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合作既是落实国家医联体建设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践;附属医院要借助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邯郸市远程病理诊断中心的引领作用,有效解决基层病理诊断能力不足的问题,促进我市病理医师与国内顶尖专家近距离学
习交流,快速形成上下联通、协同高效的区域病理专科服务体系。
刘淑霞在讲话中指出,希望附属医院进一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5G技术在突破时空限制上的优势,实现优质病理诊断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高水平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建设病理科专科医联体,将推动学校、医院与国家癌症中心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技术协作等方面的交流协作,有效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要抢抓学校“二次创业”的重要机遇,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协调沟通,为国家癌症中心的科研工作提供优先支持,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后,附属医院副院长赵建军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应建明签订《病理科专科医联体建设合作协议书》。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刘惠民分别与医联体成员代表邯郸市人民医院、馆陶县人民医院相关领导签订《邯郸市远程病理诊断中心合作协议》。今后,将根据协议围绕病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协作、科研创新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建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肿瘤病理诊断的医疗“高地”。
在授牌仪式上,于雪斗宣读了邯郸市远程病理诊断中心分中心的47家单位详细名单。邯郸市人民医院、馆陶县人民医院、永年区第一人民医院、大名县人民医院、鸡泽县医院、涉县中医院等6个单位病理科负责人代表47家分中心上台领取了“邯郸市远程病理诊断中心分中心”的牌匾。
在学术交流环节,共设置了1个主旨学术会场和3个卫星会议会场。在主旨学术会场,来自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的副主任医师曲杨分享了《肺腺癌浸润前病变、浸润性癌病理诊断及病例分析》的报告,副主任医师薛学敏分享了《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例分析》的报告,副主任医师梁晶分享了《食管、胃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报告,副主任医师宋艳分享了《卵巢黏液及浆液肿瘤2020年WHO分类解读》的报告,主任医师郭会芹分享了《甲状腺细针穿
刺(FNA)涂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压缩》的报告;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廊坊院区病理科主任冯晓莉,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刘惠民主持了主旨学术会议。专家们的精彩授课为来自邯郸市各县区120余名病理科医师送上了丰富的学术盛宴。
在卫星会议一,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素云在营养科医办室向来自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肾内科、内分泌和营养科等科室的20余名医务人员分享了肿瘤放化疗所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的肠内营养治疗、围手术期营养、肿瘤营养治疗及预防等临床经验。
在卫星会议二,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宋艳和薛学敏在电子阅览室为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肿瘤外科、乳腺外科、妇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的30余名医务人员分别就提交汇总的6份疑难病例和全国罕见病例进行了病理解读和经验分享;薛学敏就疑难病理切片现场会诊提出了精准诊断,并利用远程病理诊断中心信息平台为两家县级医院分享了实时病理诊断知识讲解。
在卫星会议三,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梁晶、主任医师郭会芹和主治医师饶薇在门诊部七楼会议室为附属医院胸外科、肿瘤中心、普外中心、耳鼻喉头颈外科、内分泌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等科室的20余名医务人员分别就提交汇总的6份疑难病例进行了病理解读和经验分享,并就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标志着邯郸市肿瘤病理诊疗领域将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附属医院将进一步发挥邯郸市远程病理诊断中心的引领和纽带作用,整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权威专家资源,搭建覆盖邯郸市域的远程病理诊断信息平台,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上传数字病理切片影像、上级专家实时在线诊断”的诊疗新模式,大幅缩短疑难病例的病理确诊时间,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奔波,推动区域间肿瘤诊疗同质化发展,提升区域肿瘤精准诊断能力和防治能力,擘画“健康邯郸”“健康河北”的医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