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波兰,俄罗斯

有一点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波兰人和俄罗斯人其实都属于斯拉夫人,也算是同源了。只不过波兰人属于西斯拉夫人,俄罗斯人则属于东斯拉夫人。



从10世纪开始,两国就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波兰选择了更接近西方的天主教,并以“天主之矛”自居。俄罗斯则选择了希腊传入的东正教,以“东正信徒的守护者”自居,还在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自称“第三罗马”。

波兰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可以追溯到14世纪,曾经横扫东欧的金帐汗国走向衰落后,波兰、立陶宛两国趁势东征,从金帐汗国手中夺取了大片领土,而这些领土上大多居住着罗斯人,这就让逐渐统合了罗斯诸国的莫斯科大公国——即沙俄前身很不满。



在此后的数百年里,波兰与俄罗斯围绕着东欧霸权展开了激烈争夺,二者互有胜负。波军一度攻入莫斯科,迫使沙皇出逃,但最终还是俄罗斯占了上风。18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联合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让这个曾经的东欧强权彻底覆灭,此后波兰进入了持续一个多世纪的亡国时期。



虽说波兰是被俄、普、奥三国共同灭亡的,但波兰人最恨的还是俄罗斯人,因为俄罗斯占据了最多的波兰领土,包括波兰故都华沙在内,并且对波兰人的统治方式也是最粗暴的。为此波兰人多次发动起义,但都被俄军镇压。



1918年,波兰趁着两大阵营在一战中精疲力竭的时机取得独立,并向东夺取了大片领土,随后又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展开激战,即苏波战争。苏军一度逼近华沙,但最终还是被波军击退,只能签订和约,但两国间的矛盾并未解决。



于是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之后,苏军也在背后捅了波兰一刀,夺取了东波兰地区,这一地区现在分别属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再也没有回到波兰手中。并且波兰自身也在二战后沦为苏联卫星国,被控制了近半个世纪,波兰人心中自然是极不服气的。



东欧剧变后,波兰再次摆脱了俄罗斯的控制,随后迅速向北约靠拢。由于多次被俄军占领的原因,波兰人对俄罗斯可以说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和提防,总是担心自己再次被俄罗斯吞并或沦为附庸。时至今日,波兰也是反俄最积极的国家之一。

2、希腊,土耳其

希腊和土耳其的仇恨已经延续了近千年,可以说是最复杂的历史矛盾之一,并且二者当今依然存在极深的矛盾。



二者的冲突可以追溯到1071年的曼齐刻尔特战役,这一战看似和希腊与土耳其没什么关系,但彼时的东罗马帝国已经高度希腊化,希腊人也将其视为自己历史的一部分。而土耳其则自诩突厥后裔,其国名本身就源于“突厥”,塞尔柱突厥也是他们所认的祖先,可以说这就是希腊祖先与土耳其祖先的一场决战。



此后二者间也是战争不断,直到突厥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崩溃,东罗马帝国才算松了口气。但没多久奥斯曼土耳其又崛起了,二者又展开了持续一百多年的战争,以1453年奥斯曼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灭亡东罗马帝国告终。土耳其人也由此开启了对希腊人三个多世纪的统治,这段时间也被希腊人视为屈辱的“奴役时期”。



希腊人认为自己的文明远比土耳其悠久辉煌,怎能忍受“蛮族”的统治?于是19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衰落后,希腊人便成为了第一个起来反抗的巴尔干民族,希腊独立战争爆发。经过近十年的交锋,奥斯曼土耳其被迫承认希腊独立。

但这还没完,希腊独立之初面积很小,仅包括阿提卡大区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大批希腊人还在土耳其统治之下。为了收复失地,希腊一次次发起“北伐”,又和奥斯曼土耳其多次爆发战争。到1913年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希腊版图已经与现在十分接近了。



可希腊人还是不满意,因为他们还有一个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目标,那就是“伟大理想”:夺回东罗马的故都君士坦丁堡,以及希腊人聚居的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区。

为此希腊在一战中又和土耳其站在了对立面,并在一战结束后穷追猛打,发动了希土战争,要将土耳其彻底击溃。他们差点就达到了目的,但凯末尔的横空出世和萨卡里亚战役的失败让希腊人最终功亏一篑,只能与土耳其议和,狼狈地退出了小亚细亚半岛。



而在土耳其人看来,自希腊独立战争以来的这一百年历史也是屈辱无比。昔日纵横欧亚的奥斯曼帝国节节败退,而这一切的开端就是希腊人的反抗。此后希腊人又一次次迫使自己割让领土,最后甚至把自己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自然也不会对希腊有什么好感。

二战结束后,希腊和土耳其依然是冲突不断,而这一系列冲突的高潮就是1974年的塞浦路斯内战。塞浦路斯岛上既有希腊人,又有土耳其人,两国都想将其收入囊中。于是塞浦路斯内战爆发后,希腊和土耳其干脆直接出兵参战。



要知道当时的希腊和土耳其都已加入北约,二者名义上还属于盟友,即便如此都没能阻止他们刀兵相向,可见这仇恨深到了什么地步。此战以土耳其在占领区内扶持“北塞浦路斯”政权告终,但两国对此都不满意。



除此之外,希腊和土耳其在宗教问题、经济问题和领土问题上都有着深刻的矛盾,这些矛盾也都延续至今。

3、沙特阿拉伯,伊朗

沙特和伊朗看似没有前两者那么大的仇,但实际上两者间的交锋也是由来已久。许多人常把伊朗视为阿拉伯世界的一员,以为伊朗人也属于阿拉伯人。



但你如果真的跟一个伊朗人说他是阿拉伯人的话,他是绝对不会高兴的,甚至可能勃然大怒。因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伊朗与阿拉伯之间都是长期互为敌人的。在伊朗人看来自己就是独立的民族,绝不是阿拉伯的一部分。

伊朗多神教时期的两个王朝——阿契美尼德王朝和萨珊王朝都曾统治过阿拉伯部分地区,当时许多阿拉伯部落都是伊朗的附庸或雇佣兵。伊朗统治者自诩“万王之王”,普通伊朗人也认为自己应当高于阿拉伯人。



但阿拉伯大征服之后,这关系就倒过来了。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帝国灭亡,伊朗人反而成为了阿拉伯人的臣民,这段“百年沦亡时期”也被伊朗人视为耻辱。直到阿拉伯帝国衰落后,伊朗才重获独立。此后伊朗各政权与阿拉伯帝国又多次爆发战争,不过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后,二者都衰落了。



但直到现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依然有着难以调和的冲突。首先是在教义问题上,沙特阿拉伯信仰逊尼派,伊朗则以什叶派为国教,二者都认为自己是正统。别看他们都属于伊斯兰教,但这种“正统”之争往往比宗教间的冲突更激烈。



其次是资源问题上,沙特和伊朗都是产油大国,又都邻近波斯湾,二者对石油市场和航道的争夺已经白热化。而在国际政策上,沙特阿拉伯长期亲美,伊朗则长期反美,两国间的矛盾短期内恐怕也很难解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