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将对所有进口汽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征收25%关税。美媒称,“这给美国在全球的主要贸易盟友带来压力”。随后加拿大总理卡尼在渥太华表示,加拿大必须“从根本上重构我们的经济”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并宣布两国之间的“旧关系已经结束”。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表示:“如果有必要,我们将对美国的不公平和适得其反的措施作出坚定、适度、有力、准确和及时的回应”。今年的汽车制造商们真的不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汽车工厂(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的前两天,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在首尔举行五年来的首次高级别会议,宣布重启经济对话并加速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这场看似巧合的“时间差”,实则是日韩在美方单边主义压力下的“经济自救”。再有两天,特朗普的汽车关税以及对等关税政策将如期进行。对于汽车关税可能会给盟友和美国消费者造成的巨大压力,特朗普用“毫不在乎”5个字进行了回应。他表示,他关心的是,在汽车关税实施后,会有更多的人购买美国制造的汽车。

近段时间,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美国货”风暴,正以燎原之势从加拿大席卷至欧洲,并且愈演愈烈。在丹麦和瑞典的社交网络上,抵制美国商品的自发性团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瑞典,一个呼吁民众抵制美国商品的群组,短短时间内成员数量就突破了7万大关。群里的讨论热火朝天,大家积极分享着谷歌、亚马逊、苹果等科技巨头产品的替代品,俨然一场全民参与的“去美国化”大讨论。市场数据更是直观地反映出了这场抵制行动的影响力,简直大快人心。

美国这边忙着作妖,中国却在闷声发大财。2023年,西班牙汽车产业跟中国签了大单,中国企业帮着建厂,订单多到飞起,美国只能干瞪眼。还有蒙古,2022年中国修了条铁路直通家门口,蒙古的经济直接起飞,哪还管美国啥脸色?国际关系学者说得好:“中国用合作换信任,美国用霸权换孤立。”这话不假,中国就像个靠谱邻居,修路搭桥送温暖,谁不愿意多来往?我看这招真是高明,不用大动干戈,光靠实打实的合作,就把美国盟友的心悄悄拢了过来。你说,这不比打仗来得痛快?

此外,英国国内政治生态也对其对华政策产生影响。英国政府更迭后,新政府面临着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需要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缓解国内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英国各界对中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与中国合作而非对抗,才是符合英国长远利益的选择。从商业界到学术界,都有声音呼吁加强中英交流与合作。这种国内舆论环境的变化,也促使英国政府在对华政策上更加务实灵活。

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日在国会答辩时表示,美国汽车关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极为严重”,日本政府将研究“最有效果的方法”,让美国理解关税政策不会让美国受益。石破茂称,日本政府已再次请求美国将日本排除在征收关税名单之外。但是美国并不想对日本特殊对待,石破茂称,日本政府“正在研究所有选项”,但他还称,“必须思考什么样的措施才是最符合日本国家利益的措施”。 时事通讯社称,石破茂表现出慎重的态度。

虽然美国政府声称关税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并“将财富带回美国”,但许多经济学家警告,其关税政策将对美国自身产生负面影响。一个最直接的担忧是美国消费者将面临大幅上涨的物价。此外,美国本土企业和在美外资企业可能面临生产成本飙升、供应链中断和商业计划受挫等问题。沃尔夫认为,特朗普的总统任期只有四年,但大型工厂的投资周期远不止于此。人们过去把美国看作一个安全的投资地,但这种信任可能正迅速消失,并且一旦失去,将很难恢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