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间,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通客车)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18亿元,同比增长37.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16亿元,同比增长126.53%。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宇通客车在年报中表示,随着中国客车产品竞争力不断凸显,客车行业出口销量持续攀升,公司出口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同时,国内旅游市场从复苏转入繁荣阶段,带动旅游客运需求持续增长。而随着新能源公交“以旧换新”等政策落地实施,公交客运需求快速恢复。受益于上述因素,宇通客车2024年销量实现增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范文清 摄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客车产销分别完成50.8万辆和5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3.9%,其中国内大中型客车需求总量同比增长27.37%,行业大中型客车出口量同比增长36.91%。而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中汽协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57.6万辆,同比增长28.8%,渗透率突破14.9%。

得益于客车行业市场回暖和新能源客车的迅猛发展,宇通2024年累计销售客车4.69万辆,同比增长28.48%;其中,客车出口再次突破1万辆大关,全年累计出口客车(3.5米以上)1.4万辆,同比增长37.73%。

不过,商用车市场的快速扩张也暴露出服务体系的滞后性。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延华指出,当前新能源商用车维修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服务网络主要依赖主机厂授权体系,覆盖范围有限;二是维修标准缺失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三是全国专业维修人员不足10万人,仅24.7%掌握电池/电机维修技能,人才缺口巨大。

“新能源车辆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和智能网联技术对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行业现有服务模式仍停留在机械维修经验层面,一次修复率低、响应速度慢等问题频发。”张延华认为,以“故障修复”为主的传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新能源商用车的复杂需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也认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正处于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新能源商用车服务也随之呈现出三点变化:一是从基础维修保障向全面运营赋能转变,二是对服务的专业化需求不断升级,三是用户在经济性、技术可靠性、服务响应及服务标准化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都要求商用车服务水平必须实现质的提升。

面对新形势下商用车后市场的服务盲区,不少商用车企开始提前布局,应对未来挑战。目前,商用车行业的主流服务模式主要有授权服务和自建渠道服务等。宇通则根据乘用车新势力车企的直营服务模式,日前推出了“宇+直服”模式。该模式以“全周期直服保障体系”和“全场景智能化服务体系”为核心,通过直营服务网络、智能车云平台、安睿通小程序等技术手段,欲提升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范文清 摄

例如,在直营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宇通依托全球71家直营服务中心、177个巡回服务组和超2000人的专业团队,构建了“厂家直服”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授权服务的局限性,通过“直销、直服、直融”三直体系,实现配件供应、技术支持和运营赋能的直达。

在智能化领域,宇通打造了智能车云平台和服务一体化管理系统。智能车云平台拥有PB级存储和亿万级算力,支持1000+开放接口,可实时分析车辆运行数据,预测潜在故障。安睿通小程序则为客户提供“管、用、养、修”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其智能巡检功能可提升检测效率90%,远程诊断准确率达93%以上。

这种“直服”模式虽然给商用车行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也考验着企业的售后服务运营实力。对此,付炳锋认为,新能源商用车后市场全面发展仍需多方协作。“一是标准共建,龙头企业牵头制定统一服务标准,推动全行业规范化;二是人才共育,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技术人才,破解人才短缺难题;三是生态共融,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服务、技术、数据共享的开放生态;四是成果共享,打破‘内卷’竞争,推动优质服务模式行业共享。”付炳锋表示,新能源商用车服务正从“产品输出”转向“价值输出”,唯有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并重,才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