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的这个周日,是英国人的母亲节。英王室的凯特王妃一反常态,没有发布全家福,没有笑容灿烂的孩子,却罕见发布一段有关于自然的视频,并配文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念。
01
明眼人一下就看出,这段视频是去年2024年9月份凯特宣布癌症痊愈的时候拍摄的,凯特选择在母亲节这天发布,表达对自然的感恩和感谢。
在这段视频中,我们看到了风吹树林、潮涌海岸和一只抚过树干的手。
过去一年,大自然是我们的庇护所。今年的母亲节,让我们庆祝大自然,并认识到我们与自然界的联系不仅有助于滋养我们的内在自我,还能提醒我们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C
凯特这样写道。
这段视频毫无疑问,就是去年拍摄的。——诺福克郡的海滩、同一件连衣裙,甚至凌乱的发丝都未加修饰。
自然是我们的母亲,是孕育生命、保护生命的居所。这点毫无疑问。
这种对自然的依赖,像极了中国清明节的踏青传统,这天,人们走进山野,走进绿林,祭奠先人,郊野踏青,借春风扫去冬日的阴郁,在绿意中重获生机。
因此,凯特的选择充满深意。
大家一定还记得去年的母亲节,凯特发布了和三娃的合照,结果却陷入因P图门,连带英王室都陷入信任危机。幸好凯特信誉良好,福泽深厚,P图门暴雷后,她迅速在社交平台上道歉,大家也都原谅了她。
今年的母亲节,她选择让自然出镜,取代人工修饰,用瑕疵的真实对抗完美的假象。
这与中国清明踏青的朴素本质不谋而合——无需祭品的华丽,只需一束野花、一捧新土,便能寄托情思。
正如剑桥大学学者所言:凯特英明,在今年母亲节的表达中,将个人健康危机升华为感恩、感谢责任的环保倡议,让大自然成为跨越文化的情感纽带。
而在中国,清明踏青时,孩童追逐纸鸢、老人采摘艾草,何尝不是对生命最本真的礼赞?
02
很多网友都看到了,在凯特的视频中,一棵老树成为主角,成为焦点。
朴实遒劲,浓郁苍苍。
树木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象征生命轮回的含义,而凯特手抚树干的动作,也被解读为对逝去岁月、远去亲人的缅怀。
这种含蓄的纪念方式,让人联想到她佩戴戴安娜王妃的珍珠耳坠出席公务的画面——珠宝无声,却是传承,是血脉的传递,也有命运的交织。
在穿透时光的珠宝中,承载着两代王妃的命运交汇。
中国的清明祭扫亦是如此。
现在很多人还喜欢焚烧纸钱,大约就是希望在火焰跳跃中依稀能瞥见先人的笑貌;擦拭墓碑时,指尖触碰的不是冰冷的石头,更是血脉的温度。
凯特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回避直接谈论死亡,这也跟我们清明扫墓时常说“他们去了更好的地方”来宽慰生者,只要我们不死,那么他们就永存我们心中。
不同的是,王室用珍珠与老树铭刻记忆,而我们以香烛与青团延续思念,但核心却又异曲同工之处:纪念不是为了沉溺悲伤,而是让逝者活在生者的呼吸之间。
03
活在当下,珍惜身边人。从凯特的自然疗愈,我看到了清明的生命教育。
凯特在视频中强调自然滋养内在沃土,这与她化疗期间支持自然疗愈花园项目的行动一脉相承。
2024年,她罹患癌症,面对人人谈癌色变的恐怖疾病,她选择公开,发视频官宣,将私人痛苦转化为公共议题,正如清明不仅是祭奠之日,更是生命教育的课堂。
家长一般都会在这天带孩子去扫墓,也会给孩子讲述祖先、烈士的故事,让孩子明白死亡不是结束,而是生命的一部分。
这种向死而生的智慧,凯特也有。
她刻意展示风中凌乱的发丝、未加美化的手部特写,手上甚至还带着化疗所需的留置针的痕迹。这不是演戏,而是对脆弱性的坦诚。
正如中国人在过清明时,我们不避讳谈论死亡,反而在缅怀中更懂珍惜。
正像凯特去年9月的病愈视频中,路易王子大笑露出的豁牙、夏洛特公主日渐整齐的牙齿,这些生命成长的细节,才是对抗无常的最强宣言。
写在最后
凯特的母亲节视频与中国清明节,看似时空远隔,却在好几个维度上殊途同归。
自然是母亲,自然是镜子,它能疗愈伤痛,也能映照真实。
生者对死者的纪念是桥,可以连接生死,也可以传承记忆。
最重要是过好当下,珍视此刻、敬畏生命,爱护身边人。如果此刻都过不好,就不要妄谈未来了。
当诺福克的海浪拍打沙滩,中国清明的细雨浸润青草,两种文化在不同的自然风景中低喃: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王冠的璀璨或墓碑的庄严,而在于我们如何对待每一缕阳光、每一次呼吸,以及那些爱过与被爱过的瞬间。
凯特用一段视频教告诉世界:真正的纪念,是让逝者活在生者的热爱里——这大概才是中国清明精神最国际化的表达。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