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取材网络

救灾还未结束,更让人担心的事儿出现了?

近期缅甸大地震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截止到30号中午,死亡人数已经升至1700人,一度被人认为是近十年最强大陆震。



取材网络



面对这一情况,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呼吁所有国家、组织、民众参与救灾,而我国也在第一时间组织了队伍投身缅甸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本以为最让人担忧的应该是余震或是资源不足等问题,可事实却是流行病现象或更为严重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救援人员的生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是自然灾害为何又要与流行病挂钩?



救援团队



救援难度极大

7.9级,这便是缅甸这次地震的最大震级,有专家表示,若用TNT的力量去形容这次缅甸地震,那就约等于上千枚当初美国投向日本的原子弹,有多么可怕可想而知。

显然,“遇难者”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个重点,而要想达到了最好的救援效果却要面临重重困难,不同于其他国家,缅甸本身的经济情况、国内乱象就已经让救援难度上升了好几个等级。



受损道路



基础设施被毁,物资运输并不容易,缅甸当地如曼德勒在震后还出现了停电停水以及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部分医院甚至连收治疗病人都难以维持,只能被迫暂停,抗生素止痛药乃至手术设备都出现了不足。

对于灾民来说这些状况无疑是火上浇油,在这种环境时间是无比宝贵的,缺物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后续死亡人数增多,哪怕联合国已经拨款500万美元投入到救援行动,但那航班停飞,道路受损也难让物资快速运送到灾区。



取材网络



而且自三月以来,缅甸内乱冲突情况还有进一步加深,多个武装团体分散在各个区域,递送援助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按照遇害者的话语来说,曼德勒如同成了座孤岛急需救援。

政府基本处于瘫痪,缅甸最大城市仰光那里的机场甚至都没有应急部门,灾区没有进行消杀,救援部队救出的幸存者没有医疗支持和后送,失去家园的遇难者没有相关单位接收,属实让人难堪。



取材网络



有位我国遇难者表示,他就有一位朋友在送到医院后抢救失败离世,医生人数不足,有的人硬是等了三四个小时都没能打上个消炎药,走在街道上,路旁不少人都在躺着坐着站着根本没地方可去。

现在的缅甸基本已经进入夏季,气温最高可达40摄氏度左右极为炎热,而缅甸政府难以提供一个安置受害者的地方,甚至还有人直接是在路边输液,这所引发的新问题便是疫情。



取材网络



暴发各种流行病

登革热、疟疾和霍乱,据了解,缅甸重灾区已经暴发了上述三种流行病,我国救援队前往救援需要全员服用霍乱疫苗号应对灾区疫病,高温天气对它们起到的是推动作用。

其中霍乱算是比较好的一种,服用霍乱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而登革热就非常麻烦了,它可是能够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一直以来登革热都是缅甸等地多发的存在,且并没有预防疫苗以及特效药。



取材网络



高热、皮疹,剧烈头疼等等都是登革热的症状,严重甚至会致死,18年缅甸就有200人因感染登革热而亡,其高发季节便是夏秋两季,往往每年5月份后才开始增多,像这次三月底就有暴发迹象显然要与高温有关。



取材网络



再者来说,温度高人们所穿的衣服就会变得轻薄,更多的肌肤会暴露在外,加上很多灾民只能在街上安置,无疑给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虫带来许多可趁之机,如何短时间内有效的预防治疗值得关注。

反观疟疾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传染病也不能忽视,同样可能引发死亡,去年底的时候,刚果(金)不到两个月79人死于感染疟疾,传播方式依旧是以蚊子为主流。



取材网络



除此外缅甸这次震后还有可能出现石棉感染的情况,其震区建筑含有一定的石棉材料,这种材质各位一定都有见过,石棉瓦的图片一放肯定会知道是什么。



石棉瓦

虽然常备用于建筑,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被发现其产生的细小纤维对人体有害,会导致肺部纤维化形成尘肺病,一旦石棉纤维小于0.25微米,那它所释放的物质就具备强烈的致癌性。



取材网络



世卫已经将其定为了一级致癌物,日常使用石棉制品并不容易受到石棉影响,毕竟像石棉瓦本身不具备释放微小石棉纤维的能力,可若是建筑意外破损,那空气中的石棉纤维含量就会急剧上升。

而在这种情况下,救援人员需要穿戴更为严密的防护装备,N95、面镜护目镜都要具备,顶着40度高温进行此类防护措施,同时还要面临流行病风险,足以见得救援难度之大。



取材网络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严重的多

人类在自然面前太过于渺小,从卫星图上来看,强震前后状况让人瞠目结舌,原本密密麻麻的楼房几乎变成了一大片“平地”,就连缅甸标志性大桥阿瓦大桥也被无情拧成“麻花”。



取材网络

不是裂就是斜,要么就直接倒下,到处都是危楼,这是我国一位在缅人士面对记者采访时所说的,缺少大型机械设备,消防员根本忙不过来,缅甸相关政府官员也有明确表示震后工作面临巨大困难。



地震前后卫星对比图



我国救援队是抵达最早的救援队伍,同时其他国家救援队也在相继赶来,对于缅甸灾情我国向其提供1亿人民币进行支援同时表态,后续会根据缅甸方实际需求来决定之后的力度,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大国风貌。

灾难无情人有情,只希望所有救援人员都能够平安归来,缅甸群众能早已度过难关,总结而言之,基础设施不完善、气温高以及当局运转能力较弱便是导致救灾难度空前大的主要原因。



取材网络



参考信源

红星新闻2025-03-30 11:44四川——已有12名中国公民受伤,缅甸重灾区暴发霍乱、登革热、疟疾



红星新闻2025-03-30 15:44——缅甸震中或达40℃,曾参与土耳其救援的专业人士:登革热是大麻烦,高温会影响搜救犬状态



九派新闻2025-03-29 16:09——缅甸曼德勒等待救援:40℃高温下蚊虫肆虐,消炎药紧缺,大家围着倒塌的房子却无力救援



光明网2025-03-29 15:34——中国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地震救灾援助



国际在线2025-03-31 06:39——缅甸震后救援工作面临困难 政府正全力协调



成都科协2021-04-20 17:37——石头里的毛毛居然每年杀死十万人?浅谈石棉的危害



红星新闻2025-03-29 07:34四川——144人遇难 当局呼吁国际援助 缅甸强震最新情况 一文了解



澎湃新闻2025-03-29 11:10——国际红十字会答澎湃:已在当地展开救援,呼吁获得“全面人道准入”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3-29 11:18——国际机构:缅甸强震对当地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破坏 灾情令人担忧



新华网2025-03-28 23:52北京——强震已致缅甸144人死亡 缅甸领导人呼吁国际援助



千龙网2025-03-31 00:50——缅甸地震亲历者:情况比想象的还要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