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3月初,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马尼拉国际机场被捕,并被小马科斯政府迅速移交国际刑事法院(ICC),这场由“禁毒战争”引发的司法争议,不仅撕裂了菲律宾社会,更让执政的小马科斯政府陷入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

甚至小马科斯的亲姐姐,也在菲参议院呼吁参议院出面调查杜特尔特被捕一事,还称逮捕杜特尔特并将其移交海牙,是对菲律宾主权的损害。面对几乎众叛亲离的局面,菲律宾军队态度正在成为左右政局的关键变量,而小马科斯在呼吁“和平”的同时,也不得不直面其执政根基的动摇。

杜特尔特被捕事件的核心,是菲律宾2大政治家族——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之间的权力博弈。2022年大选期间,小马科斯与杜特尔特之女莎拉结成联盟,以“团结”为口号赢得压倒性胜利。



然而,这一脆弱的同盟在执政后迅速破裂。莎拉因政策分歧辞去内阁职务,小马科斯则转向支持ICC对杜特尔特的调查。2025年3月,杜特尔特遭到逮捕,被控以“反人类罪”。随后,其支持者在菲律宾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各种抗议活动。

杜特尔特家族的反击迅速而激烈。其长子塞巴斯蒂安在达沃市集会上公开指责小马科斯“忘恩负义”,提及杜特尔特曾为老马科斯举行英雄葬礼,而小马科斯却将其送入监狱。这一言论不仅刺痛了马科斯家族的历史记忆,更将个人恩怨上升为政治清算。杜特尔特的女儿、副总统莎拉则谴责政府“向外国势力投降”,称此举是“对菲律宾主权的侮辱”。

菲律宾军队的动向,成为当前局势的关键变量。菲律宾媒体报道,小马科斯在菲律宾军队成立128周年纪念活动中,多次强调“坚持原则”与“无私服务”,试图安抚军心。但军队内部的裂痕已逐渐显现。杜特尔特执政时期,通过强硬的禁毒政策和对军队的放权,建立了深厚的支持基础,其女婿、前国防部长洛伦扎纳曾直言军队中有大量杜特尔特的“忠诚者”。



随着杜特尔特被捕,菲军队的立场逐渐分化。部分将领对小马科斯政府配合ICC行动表示质疑,认为此举削弱了军队的自主性。而另一部分将领则支持小马科斯,强调“法律程序”的重要性。这种内部分歧在达沃市表现得尤为明显: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在达沃市举行大规模集会时,当地警方与军队的态度暧昧,未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有分析指出,若军队进一步倒向杜特尔特阵营,小马科斯政府的执政基础将面临崩塌风险。

面对国内危机,小马科斯政府可能将南海问题作为转移矛盾的突破口。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频繁挑衅,试图借助美国支持扩大争议。杜特尔特被捕后,小马科斯政府更需通过外部冲突凝聚民意。然而,这种策略存在巨大风险。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国际刑事法院应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南海事务。若菲律宾在南海采取过激行动,可能引发地区局势升级,进一步加剧国内分裂。同时,美国虽承诺支持菲律宾,但历史经验表明,其介入往往以自身利益为优先,未必能为马尼拉提供实质性保护。

小马科斯在危机中反复强调“和平与秩序”的重要性,称“只有社会稳定,国家才能繁荣”。这一表态既是对军队的安抚,也是对国内民众的呼吁。但现实情况是,菲律宾的政治分裂从其选择逮捕杜特尔特时就已不可避免。杜特尔特的支持者认为他是“反腐英雄”,民意调查显示,杜特尔特的声望在被捕后不降反升,其支持者甚至誓言在5月中期选举中“用选票复仇”。正如杜特尔特在被捕后所言:“凡事都有限度,都会有清算的一天。”这句话很显然正在应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