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4月1日凌晨,也门胡塞武装宣布再次击落一架美国MQ-9“死神”无人机,这是他们击落的第16架同型号无人机。在过去不到半年时间里,这支被美国长期视为“地区威胁”的武装力量,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将世界最强军事力量逼入尴尬境地。红海不再平静,美军不再神话,胡塞武装用一枚枚导弹、一架架击落的无人机,正在撕破“美国全球控制力”的最后遮羞布。



胡塞武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强国军队”,但他们却在美以联军的重压之下越打越强。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胡塞武装迅速宣布以“声援加沙”为名,对红海及亚丁湾的西方航运目标发起袭击。而当时,西方媒体普遍认为这只是“象征性抗议”或“地区骚扰”,但接下来的几个月,情况急转直下。

红海航运一度瘫痪,全球航运公司纷纷绕道非洲好望角,保险成本飙升,运费飞涨。美国不得不仓促组建“护航联盟”,但事实证明,所谓“安全走廊”形同虚设。胡塞武装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升级武力打击,从商业船只扩展至美国军舰、英舰、以色列货轮,并多次准确命中目标,精度之高、战术之灵活,令美军焦头烂额。

尤其是在2025年3月15日以后,美军对胡塞展开大规模空袭,意图“斩首+震慑”。按华盛顿的设想,这场“外科手术式”打击应足以令胡塞武装元气大伤、避战求和。但现实却是,打击越猛烈,胡塞反击越坚决,直接将火力延伸至美军航空母舰及其编队。这一次又击落一架价值数千万美元的MQ-9无人机,无疑是对美军的又一次羞辱性打击。



MQ-9无人机并非一般装备,它是美国在中东、非洲长期维稳和情报打击的核心工具之一,被称为“上帝之眼”。而现在,这只“眼睛”被一支游击队式武装频频击落,不能不说是美国军事威慑能力的象征性坍塌。更重要的是,MQ-9被击落背后的信号是:美国已经无法控制红海,也无法震慑胡塞。

当今世界,哪怕是传统“非对称战争”也已经彻底颠覆了西方军事神话。一边是成本低廉的无人机、导弹、灵活机动的地方武装,另一边是成本高昂、结构臃肿、政治意志分裂的超级军力。这是现代战争的讽刺剧本,也是美国干涉主义在中东再次碰壁的现实回音。

如今,美国在所谓“反恐战争”二十年后的所有政治信用,正在红海迅速流失。当一支地方武装能公开喊话挑战美军并接连得手,美国所赖以支撑其全球霸权的那层军事无敌光环,已经被击穿。而拜登政府的“继续打压”政策无法形成有效斩断,却不断给对手更多借口进行“以战求势”,无异于饮鸩止渴。



胡塞不是终点,红海只是缩影。当华盛顿继续幻想用军事工具维系一个多极世界里早已破碎的单极秩序,它就注定会不断面对这种打不掉、耗不起、控不住的“战略逆袭”。当胡塞武装连续第十六次击落MQ-9,无声胜有声:美国不是不能被挑战,而是一旦被挑战,反应迟钝、效果低效、反制失灵。

这场红海危机已远不只是一次地区摩擦,更是世界格局加速重组的一个信号。美国想用航空母舰维稳世界,但世界早已不再恐惧它的舰炮声。胡塞武装击落第16架MQ-9,让全世界看见,美国不是无敌的霸主,而是可以被挑战、可以被击穿、可以被逼退的旧时代帝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