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合着这五年恋爱全是“扶贫攻坚战”?张先生这才反应过来:钱花了200万,债背了一身,到头来连句“再见”都没捞着。更扎心的是,女方电话一拉黑,亲妈甩下一句“有事找律师”就挂了电话。
说白了,这就是一方拼命砸钱,另一方理直气壮收钱,最后钱花完了,感情也崩了。张先生的故事里,最要命的有三点:钱给得太痛快——从日常开销到房车首付,男方几乎有求必应,连个借条都没留;法律意识太薄——以为办了婚礼就是一家人,结果房车全在女方名下,法律上压根不认账;感情账算不清——五年异地恋全靠金钱维系,等到真要过日子了,一句“不合适”就能推翻所有付出。
你有没有想过,谈恋爱也能谈出个“扶贫专业户”?河南的张先生用亲身经历告诉你:能!而且这“扶贫”成本高得吓人——5年砸进去200万,结果婚礼都办了,媳妇儿跑了,钱也打水漂了。(源自潇湘晨报等媒体)
张先生的经历比剧本更狗血。两人是研究生同学,毕业后张先生在广东打工,女友在南京生活,异地恋一谈就是五年。为了维系感情,张先生是真舍得下血本:苹果手机平板买着,两万块的YSL包包送着,连打车外卖这种小钱都全包。后来女方家里发话:“想在南京结婚?房车先备上!”张先生二话不说,70万房款加8万车款直接打给女方,房本车本写的全是女友名字。婚礼花了35万热热闹闹办完了,证儿还没领呢,女方突然翻脸了:“你家农村旱厕我受不了,工作学历长相没一样配得上我!”
“扶贫式恋爱”到底有多坑?
律师说了大实话:恋爱期间的大额转账,特别是买房买车这种明显奔着结婚去的开销,法律上算“以结婚为条件的赠与”。现在婚没结成,男方确实能要求返还。但具体能要回多少,得看俩人同居多久、钱花在哪儿、甚至女方有没有怀孕这些细节。
网友的评论更人间真实。
“这不就是拿人家当人肉ATM吗?榨干了就扔!”、“门当户对真不是封建思想,经济差距太大的恋爱,迟早有一方心态崩。”、“支持退钱!恋爱期间收贵重礼物没问题,但房车这种大件儿摆明是冲着结婚去的。”
也有明白人支招儿:“谈恋爱千万别打肿脸充胖子!月薪五千非要学人家送奢侈品,不如带对象去吃路边摊来得实在。”
3步防御法:恋爱可以谈,钱包要设防
张先生这事儿看着荒唐,但律师说了,他其实有三次机会能保住血汗钱。咱们普通人只要照抄这三步,至少不会输得这么惨:
一是经济隔离,给恋爱支出上把锁。
守住30%红线:甭管你月薪五千还是五万,恋爱花销(礼物+吃饭+旅游)别超过收入的30%。超过这个数,要么你焦虑,要么对方贪婪。
学会哭穷:女方要YSL包包?直接摊牌:“这得攒三个月工资,要不咱换个轻奢款?”真爱你的人会心疼,想捞钱的立马现原形。
拒绝扶贫指标:买房买车这种大事,坚持“谁的名字谁掏钱”。女方非要你全款写她名?回她一句:“行啊,咱先领证再买房,这是夫妻共同财产。”
二是法律备案,谈恋爱也得留案底。
法院的法官同学告诉笔者:但凡大额转账时多写几个字,分手时能多要回30%的钱。转账备注:5200元写“生日祝福”,13140元写“七夕礼物”,5万以上必须写“暂借”或“结婚备用金”。录音存证:女方催你买房时,假装无意问一句:“这房买了要是咱俩没成怎么办?”她但凡说“肯定还你”,赶紧录音!协议保命:买车买房前签个《婚前财产协议》,别怕丢面子。某音上一堆模板,照着抄十分钟搞定。
三是情感止损,及时掐灭吸血鬼苗头。
心理学上有个“索取的三个危险信号”,中两条立马撤退。对比打压:“我闺蜜男友送了宝马,你就给个雅迪?”道德绑架:“不肯为我花钱就是不爱我!”得寸进尺:今天要手机,明天要包包,后天直接要房本加名。
张先生女友三招全中,可惜他五年都没醒过味儿。记住,谈恋爱是谈感情,不是搞慈善。你又不是观音菩萨,普度众生这事儿不归你管。
就像评论区那个江西网友说的:二十年前有丈夫卖烤红薯供妻子读博士,现在俩人还恩爱如初。你看,真心相爱的人,从来不会把对方当提款机。
婚姻不是精准扶贫,爱情更不是风险投资。张先生这200万买来的教训,咱们可千万别再交学费了。
你身边有“扶贫式恋爱”的例子吗?来评论区说说,给兄弟们们提个醒!
(图源网络,侵联删)